连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河流水位上涨,造成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正在全国各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青年学子加入抗洪抢险一线,参与抢险救灾、疏通道路、购买物资、搬运沙袋、修路搭桥、爱心陪伴、教育支援,将青年旗帜插在抗洪大堤上,用青年学子的责任和担当筑起一道冲不垮、冲不散的堤坝。
“团队当时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饭,一接到当地政府办的消息后就立刻出发了。”7月20日清晨,团队指导教师王冬悦一接到“珍珠岩村山体滑坡志愿人手不足”的消息后,便集结正在湖北省十堰市辖丹江口市白杨坪林区进行“三下乡”的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小白杨”实践团成员,迅速赶往事故路段参与救援。
据村干部介绍,当地多典型的沉积岩,土质松软偏脆,未被绿植覆盖的地方经雨水冲刷后易发生坍塌。
“步行了近30分钟才赶到救援地点。”队员庞宁清解释说,团队居住地在白杨坪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宿舍,堵塞路段在浪盐路珍珠岩村路段主干道上,前一天他们刚刚到珍珠岩村进行了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除有支教任务的4名同学需上课外,团队的3名指导教师、5名女生和7名男生都带上铁锹等工具立即前往现场疏通道路。
队员张运鹏回忆说,当时大家利用手中的工具合理分工,与当地村民、村干部和学校校长一起,五六人为一组,分头清理主道路。
7月9日晚8点至10日晚8点,四川省仪陇县大寅镇峰岩村出现暴雨,山体出现严重滑坡崩塌,被转移的60多户200余人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
团仪陇县委向当时正在附近支教的西华师范大学“未来星”实践团队发出邀请,希望他们为受灾点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支援。同学在得知该情况后,立即前往受灾区。
“峰岩村比较偏僻,开车去时沿途随处都有落石,道路损毁很严重,房子很少有完整存在的。”有队员回忆道。
队员们从团仪陇县委副书记处了解到,灾区的孩子们受到洪水的惊吓,但安置点大部分是老人,很难与孩子们玩到一起,希望队员们能够安抚孩子。
针对此情况,支教队员立即制订方案和计划。“准备了音乐课、图画课和他们见面,团委还帮助我们购置了很多玩具,比如象棋、刮蜡纸、橡皮泥等。”队员侯逸飞说。
孩子们的教室都是临时用办公室改造的,支教队初到安置点时,孩子们表现得很腼腆,队员们为他们分发了食品物资,为他们吹陶笛、带着大家一起拍手唱歌。
“你们来之前,他们还是很不安,玩也放不开,现在他们都玩得很开心,你们作用不小哇,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该怎么和他们沟通。”村里的老人向队员们表示感谢。
“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这里每个人都很可爱,熟悉之后孩子们送我们画儿,还制作七彩小花给我们‘发奖’。”队员罗玲说。
连日来,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各方救援也正在紧张进行中。
“不好意思啊,我刚忙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河南科技学院2020级学生贺依晴边嚼着东西边说道。从7月14日开始,她便积极投身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西向镇龙泉村的抗洪救灾工作中。
起初贺依晴请求加入抗洪志愿者队伍时,村委会考虑到她是一名女大学生,便将其安排在宣传岗位。在宣传岗位上的贺依晴总感觉“有劲儿没处使”,她便跟着村里的老党员一起去修路搭桥、搬运沙袋,奔赴抗洪一线。
“村子位于两条河床中间,北河床相对于南河床洪水的涨势相对可控,南河床的洪水曾一度越过河床警戒线逼近村子,当时心里除了害怕与恐慌之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村民在最坏的情况下可以有所准备,把损失降到最小。”于是,贺依晴便在最接近闸口设有警戒线的地方,从早上8点一直守到晚上8点。
贺依晴每隔半小时便向村委汇报水位情况,以便及时提醒村民做好相应防洪措施。尽管腰酸背痛、冷得瑟瑟发抖,但她不敢有丝毫放松。
“疫情暴发之际积极抗疫,洪水来临之时带头抗洪,我要用实际行动,为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筑起一道冲不垮、冲不散的堤坝。”贺依晴说。(记者 李华锡 实习生 王天宝 宋翎瑞 周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