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年2600多名毕业生到西部就业——

凡有石油处 皆有石大人

记者 高毅哲    2021-07-05 10:23:24    中国教育报

■关注大学生就业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118名毕业生回信,充分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人生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

在总书记回信精神的鼓励下,截至今年6月,克拉玛依校区2021届670名毕业生中,有226人在石油石化领域就业,240人选择西部基层就业,其中202人留在新疆基层。今年该校毕业生中,已有618人选择到西部地区就业,占签约就业人数的29.57%。

实际上,近5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累计有2600多名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基层就业。学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热情为何如此高涨?

树立基层就业导向

“在高考招生时,我们就告诉学生石油大学的专业属性和工作导向。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光荣传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陈峰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这句话不是口号,是一代代老师、同学的实际行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师生,参加了新中国所有的石油会战,从国内到海外,从大漠到戈壁,从极地到深海,凡有石油处,皆有石大人。

学校充分开发光辉历史的思政资源,将以艰苦创业为内核的“石油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学生思政教育全过程,统筹利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平台,涵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基层远大志向,主动投身基层,奉献国家。

签约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公司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21届毕业生董文豪说:“我觉得选择西部就业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既承担起了国家交付给我们的时代使命,又能让我们在基层历练中实现更好更快的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锤炼基层就业本领

2013级硕士生康鹏飞,研二期间就进入新疆塔里木油田工作站开展专业实践,在企业现场导师和学校导师的指导下,攻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就业本领不断增长的他,深切感受到西部地区对于人才的渴望和重视,毕业时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塔里木油田继续工作。

一手抓导向,一手抓本领。学校结合石油化工产业特色,持续锤炼学生产业就业本领,使学生在岗位上留得住、有发展。

学校坚持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立足国家能源安全和解决“卡脖子”问题,与行业企业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开设“订单班”、实施卓越计划、建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共建工程师学院等多种途径,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基层人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每年,学校还组织师生团队赴全国各地油田厂矿、西部边陲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基层中学习,在实践中成才。

完善就业教育体系

“进入新发展阶段,毕业生就业不仅反映了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反映了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履行情况。”陈峰说,“现在的毕业生到2035年时正值壮年,将是各行各业中坚力量,我们必须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投身伟大征程、成就人生辉煌的观念。”

学校将就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建立全周期、全方位、全覆盖的就业教育体系,根据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通过课程教学、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事业观。

学校编印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职业生涯规划手册》等指导材料。建立“三原色”等11个就业工作室,分别聚焦政策咨询、简历诊断、面试指导、生涯辅导等不同方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年均服务学生4000余人次。

多年来,学校坚持把就业质量作为衡量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标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布局等方面,更加主动地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进而提升就业质量。

《中国教育报》2021年07月05日第2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南蓝山:8家校外培训机构被停办
下一篇:黑龙江省教育厅举办“幼小科学衔接”暨“安吉游戏推广行动计划”启动培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