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仅两成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

记者 孙山 实习生 茅诗意    2021-06-10 11:18:54    中国青年报

 

加强体育锻炼、掌握体育技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1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0.4%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校内外体育活动时间,41.6%的受访家长认为是校外无法保证,20.2%的受访家长认为是校内无法保证,还有17.9%的受访家长觉得都无法保证。

受访者中,小学生家长占89.9%,初中生家长占10.1%。

仅20.4%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

家住浙江宁波的施丹,孩子读小学三年级,现在每周有3节体育课,但临近期末时会有体育课被占的情况,“放学回家吃完饭,我们会带她出去散散步、跳跳绳,大概会有一小时时间”。

南京市民刘景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她感觉随着升学压力增加,孩子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也有所减少,“有时晚上写完作业,看她的样子比较累了,就想赶快休息,不会再去运动了,或者只是散散步,不会有很大的运动量”。

今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调查中,仅有20.4%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41.6%的受访者觉得校内1小时活动能保证,校外无法保证,20.2%的受访家长觉得校外1小时活动能保证,校内无法保证,还有17.9%的受访家长觉得都无法保证。

“孩子上小学时,体育课没什么要求,更多是玩玩闹闹,现在上了中学,学业压力上来了,好在体育课老师要求也更多了。” 林华是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她觉得以前孩子在体育课上,女生会三五成群坐着聊天,现在会让学生多运动。

但林华觉得,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只是让学生动起来,“感觉教学还需要更有系统性,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最好能针对孩子的运动兴趣,更加专业地锻炼。要不等到了初中,有中考体育的要求,就要专门围绕考试内容来练习,但像长跑、仰卧起坐等,可能孩子们兴趣又不高”。

97.8%受访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

“我家孩子会跳绳、呼啦圈,还会一点羽毛球。”施丹说,虽然自己没刻意地让孩子学某项运动,但平时会有意识地让她重视体育锻炼,“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她以后成长都是有好处的”。

调查中,97.8%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其中51.2%的受访家长认为非常有必要。

跳绳(64.6%)、跳远(44.5%)和篮球(41.0%)是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够掌握的体育技能,其他还有:羽毛球(28.4%)、乒乓球(23.4%)、足球(23.1%)、体操(13.2%)和排球(11.7%)等。

北京市民韩玉的孩子现在读初二,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不爱运动,在上小学时就经常踢毽子、打羽毛球,但现在体育考试涉及的几个科目成绩不算很好。“毕竟有升学压力,还是会主攻考试项目,其他的会暂时放放,好在学校抓得比较紧,自己平时也会抽时间陪孩子练习”。

韩玉希望,孩子可以有自己喜欢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的运动,“不一定是考试项目,但一定要有热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放松身心,心态也会更加积极向上”。

“体育锻炼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期的。”李宏(化名)是四川某小学体育老师,她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喜欢并掌握一两项体育项目,“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开展一些学生们喜欢的体育活动,让他们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现在的孩子眼睛不好、脊柱不直已很普遍了。”山西某小学体育老师姚雨(化名)觉得,要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喜爱,“让身体机能保持更好的状态,同时也可以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塑造意志品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1年高考命题主要有哪些思路和原则?解读来了
下一篇:2022年雅思机考将覆盖全国四十多个城市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