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零”近视率是如何做到的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湾塘小学综合防近工作纪实

记者 李小伟    2021-05-25 10:47:22    中国教育报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是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该校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严格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综合防控学生近视上下功夫,2017年、2018年近视率为零,2019年为0.4%,2020年因六年级学生毕业及部分学生转学又实现了归零。这所学校的“零”近视率是如何做到的呢?

让学生“壮”起来

丰富的营养是视力保护的重要前提。湾塘小学从2012年3月起实现食堂集中供餐,“有肉吃”成为学生生活的常态。从2014年开始,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从每名学生每天3元提高到4元,不少学生说,在学校比在家里吃得更好。现在,湾塘小学学生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里吃,每天都有肉吃,供应的菜品和搭配也各有不同,并配有牛奶,既保证了学生吃饱,又保证搭配合理有营养。当学生运动量大时,食堂还会给学生煮鸡蛋吃以增加营养。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补助力度,有力保障了学生吃得好、吃得饱、吃得营养。

让学生“玩”起来

湾塘小学是一所绿色学校,抬头就能看见山、看见树、看见蓝天与白云,这为开展体育活动和防近工作创造了条件。在青山、绿水、蓝天的优美环境下,学校每天安排做两次眼保健操,除了教室里的电子白板、计算机课堂外,学生几乎接触不到别的电子产品。同时学校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眼睛。

学校充分保障学生在室外的活动时间,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和跳绳等运动器材。每到下课时间,学生就像脱了缰绳的野马,在校园里活动——有跳橡皮筋的,有跳绳的,有玩双杆的,有打篮球的,有打乒乓球的,有踢足球的,有玩石子的,校园俨然成了学生们的乐园。下午课后到晚饭前,学校还为学生安排了大约1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读书声与嬉戏声交织在一起,校园充满了童趣与欢声笑语。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齐音体美课程,目前共配备有3名体育教师,1名专职、2名兼职美术教师,2名专职音乐教师,每周至少有3至4节体育课、2节美术课和2节音乐课,从不挤占音体美课时。一天下来,学生的室外活动时间有时甚至能达到3个小时。

让学生“动”起来

每周二、周四下午学校开设有一节乡村少年宫活动课,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开设课程,共有织毛衣、花样篮球、呼啦圈、中国象棋、乒乓球等18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不同的兴趣小组,学生不分年级、年龄,全体参与,定期汇报表演、展示自我。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学校还翻新改造了一间专门的舞蹈教室,用于开展苗族舞蹈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劳动实践,不聘请保洁员,校园卫生全部由学生动手完成,并按照一至六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划分班级劳动区域,安排学生轮流值班,在重点区域按照“扫把扫一次、拖把拖一次、毛巾擦一次”的要求,每天分别在3个时段开展“清垃圾、扫厕所、洗手盆、整理宿舍内务”等劳动。

让学生“立”起来

学校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重要抓手。一年级学生一入学,学校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睡眠、用餐和卫生习惯,通过高年级带低年级学生的方式,慢慢学会叠被子、梳头、洗碗、洗衣服、洗澡等基本生活技能,逐步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作息习惯。从早晚读、宿舍文化、校园卫生、一日三餐、广播操、眼保健操到校园广播,每一项活动都由学生参与自主管理。

学生在学校里养成的好习惯还延伸到了家庭中:有的学生在家里教大人做眼保健操,有的帮着种玉米,有的给老人做饭。这种自主习惯的养成,“立”起了学生们的精气神,让好习惯融入日常、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25日第9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高校师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
下一篇:广西中小学幼儿园将全部封闭化管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