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反映大学生时政宣讲生活的原创微电影《山默海啸》圈粉无数。微电影的故事原型——滨州医学院“熠韶华”大学生时政宣讲团,一时成了校园学习“网红”。这支青年队伍连续3个假期成功开展“千人大学生”下基层宣讲活动,跨越全国27个省份,开展线上线下时政理论宣讲1200余场,受众18万人,成了名副其实的“青年宣讲轻骑兵”。
“青年理论宣讲走红,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研究的一种现象。”山东省委讲师团副团长张丽表示。前不久,山东省委讲师团与有关专家、高校思政课教师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青年宣讲如何走向“舞台中央”。
搭建青春讲台,让心中的信仰来“打卡”
“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忙自己的,台下一片低头族”,这是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会遇到的尴尬场景。
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桂芝坦言:“老师是主角,作为主体的学生成了配角;教材是主料,新思想、新创造、新实践成了辅料;教室是主场,火热的社会生活成了客场。要打破这种困局,就要探索开门办思政,不断引导学生到实践中汲取营养,到前台来发声。”
近两年,学校加大思政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提高第二课堂学分,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激活思想的火花,在思考中传播真理的芬芳”。2019年9月,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宣讲工作室,学校率先在全国医学院校成立大学生时政宣讲团,并持续5年投入建设,搭建宣讲团队工作培训、学习交流、创意孵化的“指挥部”和“辐射源”。
宣讲团最初招募却冷了场,不少同学觉得理论“高大上”,与自己的“小白”身份不搭。时任宣讲团团长牛英林同学回忆,“当时只招到十几个人,大家反复备课、登台,铆足劲儿要讲出范儿来。后来粉丝们拍着巴掌说,原来宣讲也可以很飒很给力”。
受此启发,学校发掘了“海选择优+重点培养+学分激励”方式吸引“宣讲小白”登台,宣讲团很快发展成“百人大团”。假期时段开展的千人宣讲活动,更是次次报名爆满。
对于这种不设高门槛的“打卡”方式,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晓光表示赞同:“青年宣讲植根于民间和社会力量,是一种平行宣讲和群众模式,突出他育与自育相结合,赢在亲和力和覆盖面上。换句话说,青年人只要心中有信仰,就可以大胆走上青春讲台,在练中学,在学中练。”
站到舞台中央,就要有打动人的故事
“00后青年成长在新时代,对国家和民族有着非常高的认同感。”专家认为,让00后讲好自己的故事,既可信又生动。
青年大学生如何讲好故事、讲出效果?
山东省“百姓宣讲员”、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的曹园媛有着切身的体会,“我从一名孤儿成长为全国优秀警察,这个故事讲了无数遍,但讲到打动人还是最近的事。因为宣讲不只是发声,也是研究;既需要与受众碰撞,也需要思想的锤炼。”
多年从事宣讲研究工作的张丽认为,真正高质量的宣讲,要有立场、讲信仰、有功底、带情感。青年人要注重抓规律,阐释好“谁来讲、在哪儿讲、为谁讲、讲什么、怎么讲”5个基本问题,把牢5个关键点,即观点要“准”、内容要“新”、展现要“活”、表达要“实”、机制要“保”。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学会“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大学生宣讲团下基层之初,就遇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学校第一时间引导“场景换频”,移师云端宣讲。居家抗疫期间,倡导“内容换新”,鼓励队员边做志愿者边汇聚一手素材。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激发“方式换活”,将宣讲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微电影、直播带货等形式生动展现。
“转换力和创新力是舞台的魅力所在。”国家一级编剧、烟台市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胜云建议大学生们做好调查研究,在精准化、故事化和形象化上下功夫。
葆有舞台常青,须打造一个长效机制
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是青年宣讲的未来。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晶介绍,学校正在将大学生宣讲工作纳入学校思政创新大盘子中,建设方向导师、辅导导师、专业导师“三师”队伍,共同为青年理论学习与宣讲保驾护航。以主题时政化、平台多样化、奖励学分化、考评具体化“四化”机制,确保大学生宣讲活动提质增效。
烟台市委讲师团团长张鹏认为,高校宣讲阵地要成为“铁打的营盘”,应当加强和基层宣讲平台融合共建,培育好理论导师、培训好青年主力军、培植好宣讲标杆窗口,进一步把现象演变成路径、锻造为品牌。
在浏览了宣讲团发布的近300个微视频之后,国晓光建议大学生一定要发挥所长,把“微宣讲”这种形式打造好。内容上“小而美”,表达上“鲜而活”,传播上“短而快”,让受众喜欢看、轻松看、随时看。
在“致敬百年 四史精神”宣讲活动中,近一半大学生选择了抗疫案例和医疗健康话题,挖掘党史、校史中与医学相关的人和事。这也给指导教师曹锡山带来启发:“青年人要讲好青年人的话题,医学生要讲出医学生的心声。学生的实践对思政教学也是一种反哺,我们要善于利用医学背景优势,用好医学课堂,帮助学生从医学人伦的视角观照时政理论的价值,提炼出核心的概念和特色的表达。”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11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