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武汉学生近视防控的战略转移

记者 王强 张晨 李小伟记者 王强 张晨 李小伟    2021-04-13 11:24:24    中国教育报

武汉市硚口区学生视力健康教育馆举行“保护视力,成就梦想”活动,学生纷纷前来“打卡”,争做视力健康宣传员。曹敏 摄

 

武汉市日前发布的一项监测数据格外引人关注,2020年全市中小学生近视新增率,比教育部2020年在全国九省市的调研数据低4.72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

武汉是我国最早启动学生近视防治工作的城市之一。自2009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试验区”,到2018年成为“全国青少年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示范区”,武汉用10多年时间,探索出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武汉经验”。

从2018年到如今,又过去了整整3年。近年来,武汉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全面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的大健康理念,实施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战略前移,取得了可喜效果,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市百万学生的视力健康管理综合防控体系与多层次服务网络。

整体战略下移——

市经验下沉到区校

图文并茂的学生视力健康教育展厅,随时可以调取全市监测档案数据,学校、家庭、专业机构全过程学生视力健康智慧化管理平台、线上教育在线咨询……

这是记者在武汉市硚口区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中心采访时看到的场景。通过这一中心,硚口区可对全区学生视力实现预防、监测、反馈“一站式”服务。

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郭军说,从2019年开始,硚口区按照生均每年20元的标准,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的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免费进行眼屈光发育近视预警生物学检测,提供全过程跟踪管理服务,从源头控制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武汉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朱思标告诉记者,经多年探索实践,武汉构建起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和动态管理于一体的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增长趋势得到遏制。

在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夏春胤看来,“武汉经验”主要得益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联动的组织管理体制,成立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各部门职责,创新机制成立非营利性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市视防中心”),变“治”为“制”。以教育为主体,学校为平台,依托市视防中心专业力量,建立全市、区、校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基本公共服务网络。

夏春胤表示,这一机制产生较好效果。一是将“养人”转变为“养事”,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三是监管与实施职能分开,保障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有效推进,实现了防控成本降低、科学性增强、工作效率提升“一降、一增、一升”的三重效应。

“如今,这一经验开始向下延伸至区一级,硚口区就是15个区中的一个代表。”朱思标介绍,以硚口区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中心为例,该中心可以将监测和预警结果进一步反馈给学校,各校可及时对学生用眼环境进行调整——按学生身高定期调整桌椅高度,监测教室光线强度和桌面光照度,保证教室的墙壁洁白……

与此同时,各校也结合实际探索“防近微创新”。

67.47%!这是2018年武汉第六十四中学顺道校区对全体学生进行视力测查后显示的近视率。

这个数字,让校领导和老师们十分震惊,立即着手升级学生视力防控工作。

教室的电子白板上贴着“每节课使用电子白板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温馨提示;每周实行座位轮换;课间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远眺,放松眼部肌肉;开展花式跑操、绕杆带球等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类似的小举措在该校还有很多,并逐渐形成工作常态。小举措带来大变化,监测数据显示,该校八年级学生2020年近视率比2019年下降4.14个百分点。

“每一个变化都在告诉大家:行动一小步,视力提升一大步。”武汉六十四中校长龚文莉说。

武汉市视防中心主任杨莉华介绍,目前武汉已建起市视防中心、学校、家庭三方共管工作机制,共建学生视力健康保护的“四道防线”:以教育提升素养,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教育“前线”;以监测促进自我健康行为,守住监测预警“底线”;以综合干预提供保障,筑建综合干预“保障线”;以动态管理来持续维护健康,形成动态管理“监控线”,真正将视力健康管理工作融入到学生成长的细节之中。

“武器”系统升级——

智能设备辅助科学分析

一个好校长,一所好学校。

走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华侨城小学校长王晓红的“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校长工作室”,记者耳目一新:桌上摆放着几台测试视力的电子设备,旁边还有屈光测试仪等;墙上挂着工作室的管理责任,校长、副校长、保健老师、班主任、学生视保员、家长各负其责,管理精细。

工作室正面的一块大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王晓红介绍,这是“智能监测与数字化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可对学生的课堂读写姿势、用眼环境、眼保健操执行情况、阳光户外活动等进行监控,同时将知识融入“系统”,激励学生与家长自我学习,用数字促进视力健康教育。

像这样的数字化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系统,武汉为中小学校配置了1006套。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这一系统可以连接到区级管理平台,进而接入市级管理系统。

近视一旦发生不可逆转,杨莉华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近视高发问题,必须抓早抓小,从源头开始防控。“通过‘智能监测数字系统’全程管控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对干预执行与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可建立起保护学生视力健康的‘防护墙’。”

杨莉华介绍,近年来,武汉的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经历了从“查病治病”到“综合防治”再到“视力健康管理”,从“以治病为中心”全面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的大健康理念,实施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战略前移:防控周期前移,抓早抓小;防控环节前移,从以治疗为主前移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预防意识前移,从视力健康的学生开始进行早期监测、预警干预。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以促进学生视力健康为目标,以科研为先导,以学校为平台,以中小学生全人群为对象,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和动态管理于一体”全过程的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如今,武汉对近百万学生进行了动态屈光监测,全市95%以上中小学生近视率监测建档,对1017所学校1017个班级的灯光照明、桌椅、视觉环境等进行了抽样监测及监测情况反馈与改善指导。

硚口区更是将监测前移到了学前教育阶段。硚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望华介绍:“我们对全区幼儿园分管园长、保健教师进行了防近培训,加强家长科学保护孩子视力健康的教育,并启动了全区幼儿园幼儿的动态屈光及眼生物监测,掌握孩子的眼屈光发育状况,从源头防控,取得较好成效。”

预防战略前移——

在“防”上下足功夫

疫情期间,学生电子产品使用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增加了近视发生与发展的风险。

2020年8月,教育部发布在全国九省市进行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抽样调查结果,全国学生近视率上升11.7%,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高中生整体近视率超过九成。

而武汉市日前发布的一项监测数据格外引人关注,2020年全市中小学生近视新增率,比教育部2020年在全国九省市的调研数据低4.72个百分点。

在杨莉华看来,取得这一结果,与武汉市在“防”上做足文章分不开。

2020年9月新学年开学之际,武汉向全社会公布一张“健康图示”、一张“近视防控责任分工表”,帮助家长看懂近视防控,提升健康素养。

武汉还将视力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通过学校网络平台与市视防中心对接,开展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视力健康教育,共同为学生营造支持性视力健康环境,市青少年宫未成年健康教育基地——视力健康教育馆接待参观的学生、家长近4万余人次,开设学生视力健康课宣讲932场。

同时,武汉加强联防联控视力健康管理工作队伍培训,做好学生视力健康技术指导工作。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等10多个区组织数万名教师和家长、学生举行了视力健康保护相关培训等。

久久为功的努力,不仅带来武汉市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增长趋势持续得到有效遏制的效果,各区各校和学生家长的观念也悄然发生改变。

如今,武汉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已经有了共识——要从课间远眺、正确的读写姿势、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营养摄取等细节做起,将视力健康管理工作防在前,防在先。

在学校,虽然班主任是学生近视防控的具体负责人,但班主任的日常性事务多且杂,为此,武汉各中小学每班两名学生视保员已经成为“标配”。

朱思标介绍,学生视保员不仅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功能,带动全班同学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还可以通过学生带动家长、促进社会落实近视防控工作,从而实现“大手拉小手”共同维护孩子们的视力健康。

“我们还会监督同学做眼保健操,读写姿势要正确。”王朝毅是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四小五年级的学生,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担任班级视保员,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协助班主任和老师管理好班级同学的视力健康,“如果老师使用电子白板超时了,我们会提醒老师。”

目前,武汉共有6000名中小学生视保员,这一队伍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学组织学生砸手机引热议 “迁怒式”教育不可取
下一篇:北大:健康校园 体育先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