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心的教育事
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技术创新、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等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立意高远,内涵深刻。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有着独特的使命和角色。近年来,教育系统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攻坚“卡脖子”难题,服务国家战略,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我国科研自主创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能和生力军,为服务新发展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贡献。
让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奋力参与作答这一时代课题。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
激发基础研究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了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的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王进廷说。
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建有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还会聚着全国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有着雄厚的创新基础和巨大的创新潜能。
围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也有着殷切期望。去年,他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
2019年,凭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这一项目,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薛其坤院士及其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对于这项科研成果,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曾兴奋地表示:“这是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近年来,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不断提升新时代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提供着有力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研发了世界上最大非自航绞吸疏浚装备,实现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跨越发展;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团队成功实现碳基半导体材料纯度提升,突破了长期以来阻碍碳纳米管电子学发展的瓶颈,为碳基半导体进入规模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高校获得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近60%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完成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水平研究成果集中涌现。
一滴手指血做标本,15分钟就能快速检测出新冠病毒。去年年初,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这款抗体检测试剂盒,瞄准了当时核酸检测中时常出现的假阴性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系统发挥人才科技和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针对核酸、抗原、抗体不同的检测对象,选择了多种技术路线开展应急公关。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8所学校研制出43款检测试剂盒,其中获国内认证16款、国外认证41款。
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原始创新的主阵地。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五五行动”,立项建设了14个前沿科学中心和11个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大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布局,推动建立以“三纵一横”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体系,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开展。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点燃创新新引擎
2013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他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在去年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基层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亲切。”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朱波峰表示,科技体制改革有助于为科技工作者松绑解压,使他们轻装上阵,集中全部精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近年来,围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研人事、经费管理机制,推进科技评价改革等,教育系统持续作为,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科技创新不能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必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为打通创新和应用“最后一公里”,教育部联合多部门相继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社会和教学“双转化”。
历经近10年研制,2017年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这背后离不开36所高校的科研支撑;2018年,被誉为“世纪工程”的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参与其中;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上月球背面并首次发现月幔物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成果应用其中……
近年来,高校科技成果为产业升级以及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十三五”以来,高校服务产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100亿元。2019年,全国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3万项,较2016年增长45.1%;合同总金额67.5亿元,较2016年增长34.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围绕科研评价,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破解科技创新中出现的价值追求扭曲、急功近利等问题;为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推出“里程碑”式管理、落实“包干制”。
广西大学配备行政助理为教师“减负”,将教师从填表、报账、购买材料等事务中解放出来;北京科技大学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试行“自主设岗、自主选聘、自主考核、自主定酬”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山大学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赋予科研项目负责人间接经费使用及审批权限……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调查显示,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的群众获得感评分达94.58。相应制度的不断完善,正让科研人员更加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学研究,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突破。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两会下团组时提及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创新的执行主体是人,人是推动创新的关键要素。我们要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中的核心作用,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挖掘创新型人才、激励创新型人才、传承创新型大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说。
作为创新的源头活水,基础研究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意义。围绕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计划培养数万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今年,教育部将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研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面对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趋势,教育部完善学科专业目录,将“交叉学科”列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进一步提升对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和重大理论创新的支撑能力。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人才。
科技的未来在青年。高校鼓励科研人员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2019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在普通高校中,有53.9%的本科生参与过教师科研课题,65.0%的研究生参与过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十三五”期间,高校科研支撑了280万名硕士和30万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研制出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赛车的北京理工大学“中云智车”团队、凝聚了福州大学三代人数十年科研攻关成果的“斯诺普利创新药”……近年来,在教育部搭建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上,高校以赛促创,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融为一体。
连续担任了两届大赛总决赛评委的徐登峰如此评价去年大赛上高教主赛道三强争夺的33个参赛项目:“都是科技含量高、技术壁垒高的项目。”
总书记曾提出,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
近年来,高校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海外引才计划、创新引智计划等,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更多高校积极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山大学“天琴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全球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0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