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除综合性评价以外,美育中考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力争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这是将美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性工程的一个重要举措。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就是以美育人。回顾教育史,我们发现,美育从来都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可或缺的人文环节,忽略了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念;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较早注意到了自然宇宙之美;荀子提出,“琴瑟乐心”“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这些诗乐教化传统,强调“艺”“乐”“天地”之“美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价值,意蕴深刻且独树一帜。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则把美育比作人的神经系统,强调美育在保持各种教育协调统一中的重要作用,说明美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活动。学者汤一介也曾指出: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儒家思想的内涵,那就是“天人合一”“知行一体”“情景交融”,分别对应的是“真、善、美”,唯有三方面都发展了,才可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美育,看似是生命个体的事,其实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价值诉求。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通常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果没有了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即便经济生产迅猛发展,也只能是残缺病态的有机体。这也是当下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正如画家吴冠中所言,“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却很多。”木心甚至指出:“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不错,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心智健全的现代公民,唯有每一个公民心灵明亮,整个社会的发展愿景才可能绚烂而文明。
一些专家指出,获得教养的途径是赏析经典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等,因为人文类作品较好的体现了美育的属性。经典是历经岁月淘洗而凝结成的思想珍珠和艺术精华,比如唐宋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以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心灵认知。品读鉴赏这些锦绣诗句,能把纯意识形态的、纯政治伦理的概念转化提升为心灵的感应、精神的修养,从而将一种外在的、说教式的教育,转化为一种艺术的感染浸润心灵。当学子拥有了发现美、珍视美的眼睛与心灵,其诚善之性格、高尚之精神,风雅之情趣遂得以逐步养成。
美育的实践,需要我们具备前瞻的眼光,开发综合课程的能力,这需要整个社会的集思广益与齐抓共管。不少地方试行的馆校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出土的一砖一瓦,都反映着人类在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审美思维等领城的继承和创造,承载着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他们精心筛选了一批馆藏艺术精品、书画名家作品,通过举办书画展览、艺术公益课堂、名家示范、校园写生等举措,使学生足不出户即能体验到经典馆藏、大师力作的艺术魅力,进而丰富美育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使审美教育前移于社会基层,从而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学子的家国之情、乡俗之爱,等等。
美育是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美育就是生活,是诗意的栖居。浸润在美的氛围里,心灵便会沉静如潭,此时,我们能更敏锐的感悟情感之真,发现自然之美,洞悉道德之善,继而更好的接受美、表达美、创造美、传播美,并使之沉淀为修养修为,塑造充满魅力又自由的灵魂。(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徐州市职成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