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教育思考:我们都要接受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胡波     2021-01-27 10:38:40    中国青年报

随着各地小学进入期末,不少小学低年级家长晒孩子期末考成绩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孩子们的语文、数学、英语几乎都考满分,俨然已经成为“别人家孩子”的优秀代表。也有不少网友并不认可这种做法,有人认为,成绩都是一时的,到了高年级未必就能考这么好。

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1月25日报道,家长在朋友圈晒娃,四年级似乎是一个分水岭,孩子在上四年级之后,家长就越来越少晒娃了,到了六年级就完全消失,什么话都不说了,就像没生过孩子一样……

我注意到,这个新闻被转发到一个微信群里,得到强烈认同。一位朋友说,你没有看到我朋友圈只有妹妹了吗,因为哥哥已经四年级了。另一个朋友则说,我“没”儿好几年了。

我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上周四才结束期末考试,考完试当晚就有家长在群里向老师询问成绩了。我倒觉得,家长们着急问成绩,在朋友圈晒成绩之类的,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小的时候,虽然没有教育“内卷”的概念,但考试结束了,也会被家长、亲戚们追着问成绩。考得好的,家长跟着高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也要到处跟人家“炫耀”一下;考得不好的,巴不得别人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只有当了家长之后,才知道养孩子的不容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就是天壤之别,几乎每个家长都要时时刻刻关注老师在群里发的通知,家长们白天忙工作,下班之后还要仔细查看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负责督促和辅导孩子的功课,有时候甚至陪着做作业要做到很晚。孩子接受能力不强的,家长没少跟着着急、上火,甚至生气、动粗,孩子能考得好,也是对家长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回报。

再者,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分数不重要、分数代表不了什么。有些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足,有些孩子平时比较粗心大意,有的孩子缺乏对生活经验的认知,这些问题多多少少都可以通过考试反映出来。

最近,“鸡娃”成为媒体上热议的话题,当下似乎很少有父母能轻易地免疫“成功学焦虑”。从孩子出生开始,不少家长就陷入考高分、要成功的漩涡而难以自拔,与“鸡娃”相伴的是另外一个词——“普通人”,我们都要接受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前段时间,一张“中国当代父母对于孩子的前途预估变化”的线状图在朋友圈流传,其中不乏调侃的意味,但也大体反映了社会的实际情况,其大意是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家长们的预期值会逐步地下降,小学的时候还指望孩子将来能考到985、211,到了初、高中,底线一再降低——能考上个大学就不错了。

其实,那些陷入过度焦虑的父母只是少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是一个互相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也会跟着成长、成熟。但是,接受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并不代表家长就从此放任不管,对孩子没有任何目标和要求了。在该努力的学业阶段,家长还是要继续努力,该付出的也还是要付出的。

不仅每个考得好的孩子需要肯定,背后辛苦付出的家长也需要认可,毕竟,一个学期过去了,家长都没少操心,自己的不容易也得到了些小小的奖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村小美育不止于书本
下一篇:5年新增16万中小学学位,北京能否降温“学区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