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艺考大戏,又拉开了帷幕。很多考生和家长在查找心仪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艺考文化课又一次成为热搜话题。怎样解读艺考招生文化课比重加大的现象?高等教育“新艺科”建设是否会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志向学习艺术的学生对未来该做哪些准备?
首先,要认识我国艺术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学生打好文化课基础,对于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乐学会学,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分重要。
其次,要理解学艺术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认识美、创造美、交流美的能力,从而达到陶冶心灵、培养情怀、享受人生的终极目标。从社会发展来说,美育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内涵,是创造高品质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从个人角度来看,学会自我教育,学会自我娱乐、休闲,是一生幸福的保障,也是良好心理和高尚品德的催化剂。这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缓解心理焦虑和压力,尤其有特殊的意义。
这两点看似高远缥缈,其实关乎根本,决定了艺术教育的育人本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开展的“双一流”建设和“双万”工程,以及“新文科”和“新艺科”建设宣言,都是育人性的具体体现。关注艺术教育的人士,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些,看到中国艺术学科发展的方向。“文科让受教育者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历史、情感和价值,并对人的智性和缔造智性的动力神往不止。新文科以创新之力整合和推进这种神往,以期达到化育人性的新高度。”艺术学科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非常看重智性、感性、悟性以及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潜力。
强调文化素养并不意味着对艺术技能标准的降低,反而对艺术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体现了中国艺术基础教育改革与世界同步,迈进了“核心素养”时代。《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培养核心素养,要求学习者不仅仅“知道”,更需要“理解”和“能做”,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里,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懂得合作、交流、分享,具有审辩性思维。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可能比以前少了,但学习的主动性要求更高,需要学会对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组合、归纳、迁移。这些重要的变化,都需要通过文化课成绩的提升得到落实。
当前,跨学科教育方兴未艾,新文科中的文、史、哲、经、管、法、教、艺八大门类之间相互支撑,艺术与媒体、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不断深化。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每一天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新专业和新行业。能够掌握和使用信息,是从事艺术职业必备的基本技能。未来的创新往往来自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越是面临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挑战,越要学会从传统精粹中汲取营养,固本培元。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瑰丽的艺术宝库,沉淀深厚的艺术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和文化基因。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才能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找到职业发展的目标,建立起个人自信心和成就感,实现文化自信。
学习艺术还需要提升全球化视野,理解文明互鉴的意义和内涵,能够欣赏世界优秀艺术遗产,学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合作、交往,开展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流,分享中国经验,提出中国方案。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外语能力。
理解了以上艺术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近年来国内重点高校和艺术院校的艺考招生文化课分数线会不断提高。
当然,成才的路途有千万条。基于独特的心性和兴趣、特长,每个人成长的模式都不一样。人才的标准和选拔的路径,永远处在发展变化中。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的建设目标,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多元评价机制是人才评价改革的目标。对于每一个追逐艺术梦想的学子,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渠道始终是畅通的。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