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广州航海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在强化“三型”支部建设过程中,注重以创新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为特色,通过“会上+会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创新“3+模式”理论学习新模式,引导党员将理论知识学习融于日常,让学习成为常态、成为思想自觉和工作习惯,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深下去”“不打烊”“见行动”。
二、工作做法
(一)“会上+会下”,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深下去”
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坚持“会上+会下”双结合,把学习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做到日有所学、日有所进,让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更深入人心,让学习“深下去”。通过支部书记主讲、支部委员领学、学生党员轮流分享等方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结合支部“入党答辩”机制、校外“支部共建”模式,组织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活动,以竞促学;支部组织开展“朗朗书声沁党心”经典品读活动,以支部微信公众号为载体,采用录制音频节目的方式推荐分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经典书籍,让广大师生颂经典、强底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线上+线下”,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打烊”
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机制,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打烊”。
支部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和支部微信公众号,综合运用视频号、H5、VR等新媒体技术,定期为支部党员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精品”“新品”,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融入大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习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运用学院微信群、QQ群等移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互动讨论学习,引导党员结合实际,激发学习灵感与潜力,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思考;支部充分利用广州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党员师生到黄埔军校、中山纪念堂、中共三大会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我与党旗合个影、在党旗下聊初心等活动,让大家感受到融入血脉的精神洗礼;支部将学习从“课堂”“会上”转移到操场、社区、基层、红色教育基地,将学习变为“现场”学、“情景”学,通过符合当下审美的呈现故事方式、叙事技巧,架起时空对话的桥梁,从而实现情感共鸣、思想共振。
(三)“校内+校外”,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见行动”
支部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搭建平台,引导党员将学习过程中激发出的信念信心转化为身体力行地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
党团共建,提升实践活力。支部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形成党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提升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每学期开学季设“党员服务站”,党团共建开展迎新志愿服务活动,支部党员参与率100%;每年雷锋月党团合作到课室、到宿舍、到校园、到社区、到敬老院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动员人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每年五四青年节党团合作开展“青春心向党”表彰大会等,引导人人“红心向党”。
支部共建,拓宽实践平台。支部和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黄埔区同人社工站等组织合作共建,开展主题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社区志愿服务、敬老院关爱、青少年引领等不同形式共建活动,累计30余次,共1350余人参与共建活动。
“三下乡”活动,丰富实践载体。依托省团委、省教育工委寒暑假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项目,支部先后到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长塘镇赤岭村、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白兔村、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天禄村、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牛岐村、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那务镇田心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红色文化宣讲、资助政策宣传、慰问老党员等“三下乡”活动。2020年,支部获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优秀奖”,3名党员荣获广东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疫情防控,深化实践内涵。疫情防控期间,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党员“双报到”要求,及时到所属街道、社区报到,积极协助社区做好登记核查、体温监测、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支部还携手广州市黄埔区大沙街社工服务站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视频拍摄志愿活动,共拍摄7组疫情防控宣传视频。引导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学校和街道组织的疫情防控爱心捐款活动。支部1名学生党员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战中作出积极贡献,被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文明办等部门联合授予“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证书”。
三、成效与启示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通过“3+模式”创新支部理论学习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内容更丰富、形式更鲜明、实践更生动,支部党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践探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初步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有益经验。
一是推动支部党员理论学习习惯从“短跑”到“长跑”的转变
党的思想理论是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学习没有间歇期、没有休止符。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是一场精神上的长征,它的学习效果需不断优化学习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这样才能让学习“深下去”“不打烊”“见行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
二是探索出理论学习模式可持续深化的实践路径:增加递补“加数”促进理论“落地开花结果”
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是一个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通过学、思、践、悟去慢慢体会、理解和吸收的过程。因此,随着理论学习教育的深入,“3+模式”的各个“加数”可以增加、递补,通过“加数”的交替更新,不断创新理论学习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式,不断推进理论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广州航海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