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第七个专题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这一专题集中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做好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落实好干部标准,教育引导干部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打牢从政之基、夯实廉政之基、强化能力之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选人用人关乎国之根基,质量意识须臾不可松懈。无论是干部工作,还是人才工作,本质上都是选人用人问题。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需要。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强弱项、补短板,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增强斗争的本领,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做好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是建设伟大工程的需要。我们党成立100年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历史周期率的典故和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时刻提醒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活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这就要求我们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严管就是厚爱。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纠正,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哄着、护着,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
做好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需要。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后,我国又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新时代新阶段,党内外、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深刻变化,知识更新周期的大大缩短,都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只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把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发现出来、任用起来,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做好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是实现伟大梦想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治世,都离不开对官吏的严格管理和人才的精心选拔。特别是在唐代,伴随着科举制的推广,中国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现在,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必须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各项思路和部署由优秀的干部来执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好干部的标准是什么?具体来讲,可以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个方面来理解。这些标准既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期待,也是对全体干部的要求。
信念坚定。“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据不完全统计,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共有370多万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能否完成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
为民服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长征时期,“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中国共产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真实写照。延安时期,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同志时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深刻揭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的真谛。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人民群众也用实际行动拥护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今天,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勤政务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勤政务实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兴业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共产党人首先是实干家。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派人筹粮,很长时间没结果。邓小平斩钉截铁说了三句话:成立工作组、下农村、筹粮!“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干事创业,“干”字在先,“实”字为本。焦裕禄只在兰考县工作475个日夜,却把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带领干部群众锁风沙、战旱涝、兴水利上,靠的是实干。谷文昌在东山县工作十五年,带领全县人民把一个荒漠化的孤岛变成半岛,并建成海上绿洲,使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靠的也是实干。崇尚实干精神,摈弃务虚之风。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都是我们应该吸取的。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以“拼命三郎”的干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实绩。
敢于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我们党成立100年来,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展现出敢于担当的宝贵品格。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在和平年代,广大共产党员同样表现出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清正廉洁。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是我们建党伊始就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中央苏区时期,作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的谢氏宗祠,装下了苏维埃政府整个首脑机关的15个部门。毛泽东曾说,我们的中央政府,恐怕也是世界上最精干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同志背着金条乞讨数年,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党组织继续干革命,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才能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消除腐败毒瘤和作风问题顽疾。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把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贯穿选人用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选人用人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严把选人用人质量关,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把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贯穿选人用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用人重德才,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通则。德,是道德品行,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才,是指能力和水平,包括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有才无德会坏事,有德无才会误事,有德有才方能干成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承担重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德与才都不可或缺,但德与才比较,德是第一位的。在众多品德当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品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在选人用人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把好政治关,看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考察其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同时,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我们不仅要加快干部知识更新、能力培训、实践锻炼,更要把那些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选人用人上的五湖四海,不是简单指地域上的广泛性,而是要求选人用人必须冲破各种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身份限制,唯贤是举、选贤任能,让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任人唯贤,就是凡有本事、能干事、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人,都要关怀培养,大胆使用。五湖四海是任人唯贤的必然结果,任人唯贤就必须五湖四海。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坚持选人用人工作一盘棋,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多选一些在重大斗争中经过磨砺的干部,同时要让没有实践经历的干部到重大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在攻坚克难中增长胆识和才干。要注重从各个方面选拔专业化人才,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
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事业为上,就是把党和国家事业放在首位,从事业需要出发选人用人。公道正派,就是公正、客观、合理地选人用人。事业为上、公正用人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组织路线上的体现。党的干部总是与党的事业紧紧连在一起,伟大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干部要在事业发展中锻炼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与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担当奉献密不可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需要出发选人用人,真正做到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最合适就选什么样的人,避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要正确把握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进步的关系,围绕事业发展需要配班子用干部,及时把那些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发现出来、任用起来。用人以公,方得贤才。如果公道正派上出了问题,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再好的干部也可能选不出来。在选人用人上要出于公心,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公正无私,公平对待和使用干部,不拿原则做交易,使干部有全身谋事之心而无侧身谋人之虞。必须遏制住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以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