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
支书带队、走遍村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结合新一届村“两委”换届,组织开展“大走访、促振兴”工作,确保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有的放矢、解决难题、服务村民。
地处黄河“几”字湾、河套灌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各村党组织刚刚完成了换届改选。“对我来说,换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情况,看看村民有啥需求。”临河区幸福村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勇告诉记者。
为推进乡村振兴,临河区结合新一届村“两委”换届,按照“支书带队、走遍村组”的要求,集中时间组织开展“大走访、促振兴”工作,以“过筛子”方式摸准村情民意,“一村一策”、制定台账,切实解决问题,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摸清村情
“瞄准群众需求,事儿就好办了”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在临河区狼山镇幸福村的农田上,只见一台台挖掘机正全力开动,平整土地、整修道路、挖好沟渠……
“按照市里安排,我们村6000亩土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村民们的收入定能增加不少。”望着眼前的景象,杨勇笑着说。
幸福村常住人口1389人,党员69名,杨勇用了40天时间,挨家挨户走,田间地头问。在走访中,杨勇从“交水费”这件小事中,发现了党员作风问题。
“为保障大家都能按时用上水,即便村里有少数人不交水费,村民小组也会替其代交。”杨勇告诉记者。他发现村里党员韩某拖欠8年水费1万多元,便来到韩某家,把列好的水费明细拿给韩某看。
“8年不交水费,是没钱吗?”“也不是,觉得没人管,想占便宜。”“你是党员,该怎么做,明白吧。”“我交!”……“以交水费为切入点,我们全面梳理村里的情况,解决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杨勇说。
“村里垃圾清运不及时”“想挣钱,没啥门路啊”……经过入户走访,党员们带回了村民的想法。“从意见里,咱们才能找到努力方向。”杨勇跟村里党员说。接下来,整治乡村环境、成立调解组织、发展村级产业等工作顺利开展。
“瞄准群众需求,事儿就好办了。”不久,杨勇主持召开党员大会,划分好责任区,一名党员联系服务几户群众,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党员常态化联系服务村民,相当于村支部设了‘信息’站,有情况及时反馈,干事就主动了。”杨勇说。
了解民意
“村民关心的问题,第一时间能找得到人说”
59岁的张三明,担任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村干部已有20多年,201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今年村党支部换届,他再次高票当选。
虽说在村里干了这么多年,张三明也不敢保证对每家每户都了如指掌。“我们村常住人口有3000多,16个村民小组,77名党员,最远的两个小组相距15公里,靠我一人,根本跑不过来。”张三明说。
过去,在民主村,低保审批、惠农补贴等事务,都是村民申请、村级组织审批后报镇里,有时公开不及时,村民有意见。为了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民主村推行了“五人小组”工作法,根据村小组规模,推选一名有威信的党员为召集人,吸纳几位有能力的党员和村民加入,与村民小组长一同向群众解释相关政策、介绍村里事务,收集归纳意见,调处矛盾纠纷。
“每逢村里有事需要商议时,我们先收集村民意见建议,经过讨论后形成方案,通过公示由村民决议。”民主村八组“五人小组”召集人唐兴天说。
民主村八组村民陶发胜告诉记者:“‘五人小组’的成员跟我们住得近,一些真实情况他们很清楚。村民关心的问题,第一时间能找得到人说。”如今,民主村通过发展林果、番茄、西瓜以及蛋鸡养殖等产业,人均年收入达27500元。
“‘五人小组’的工作搭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目前该工作方法已在全市推广。”临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根树说。
选准产业
“搞清楚村里‘缺什么’,才好补足短板”
“我们村地少人多,常住人口1400多,人均不到4亩地,过去玉米、小麦增产不增收,那时我就常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儿?”临河区白脑包镇永胜村党支部书记齐海军,已经在村里工作了20多年。
如今,永胜村成为当地有名的青红椒大村。今年2月,齐海军再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每一个阶段,村里的发展情况都不一样。要推动产业发展,搞清楚村里‘缺什么’,才好补足短板。”齐海军说。
十几年前,永胜村试种青红椒,缺的是带头农户、种植技术;现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下一步就得想办法形成规模。齐海军说,“村里发展产业,村支部要有一笔明白账,能做的,带大伙使劲干;做不成又必须完成的,及时向上级反映、讨论解决办法。”
全村规划大片土地集中连片种植青红椒,可仍有个别村民不愿参与,齐海军白天领着村民在地里干活,晚上和村里党员去群众家里解疑释惑,吸收村民建议,优化工作方案。
去年10月,村民贺恒旭从外地返回永胜村,参与村“两委”工作。“村支书告诉我,只有把永胜村的黄土踩成路,才能知道每家有几根筷子。”贺恒旭说。半年来,他走家串户,通过开展房屋排查以及包联两个村民小组等工作,与村民的关系更近了。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31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