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要求“支书带队、走遍村组”

算清明白账 发展有方向

(干部状态新观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 张 枨    2021-03-31 15:48:20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

支书带队、走遍村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结合新一届村“两委”换届,组织开展“大走访、促振兴”工作,确保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有的放矢、解决难题、服务村民。

地处黄河“几”字湾、河套灌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各村党组织刚刚完成了换届改选。“对我来说,换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情况,看看村民有啥需求。”临河区幸福村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勇告诉记者。

为推进乡村振兴,临河区结合新一届村“两委”换届,按照“支书带队、走遍村组”的要求,集中时间组织开展“大走访、促振兴”工作,以“过筛子”方式摸准村情民意,“一村一策”、制定台账,切实解决问题,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摸清村情

“瞄准群众需求,事儿就好办了”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在临河区狼山镇幸福村的农田上,只见一台台挖掘机正全力开动,平整土地、整修道路、挖好沟渠……

“按照市里安排,我们村6000亩土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村民们的收入定能增加不少。”望着眼前的景象,杨勇笑着说。

幸福村常住人口1389人,党员69名,杨勇用了40天时间,挨家挨户走,田间地头问。在走访中,杨勇从“交水费”这件小事中,发现了党员作风问题。

“为保障大家都能按时用上水,即便村里有少数人不交水费,村民小组也会替其代交。”杨勇告诉记者。他发现村里党员韩某拖欠8年水费1万多元,便来到韩某家,把列好的水费明细拿给韩某看。

“8年不交水费,是没钱吗?”“也不是,觉得没人管,想占便宜。”“你是党员,该怎么做,明白吧。”“我交!”……“以交水费为切入点,我们全面梳理村里的情况,解决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杨勇说。

“村里垃圾清运不及时”“想挣钱,没啥门路啊”……经过入户走访,党员们带回了村民的想法。“从意见里,咱们才能找到努力方向。”杨勇跟村里党员说。接下来,整治乡村环境、成立调解组织、发展村级产业等工作顺利开展。

“瞄准群众需求,事儿就好办了。”不久,杨勇主持召开党员大会,划分好责任区,一名党员联系服务几户群众,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党员常态化联系服务村民,相当于村支部设了‘信息’站,有情况及时反馈,干事就主动了。”杨勇说。

了解民意

“村民关心的问题,第一时间能找得到人说”

59岁的张三明,担任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村干部已有20多年,201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今年村党支部换届,他再次高票当选。

虽说在村里干了这么多年,张三明也不敢保证对每家每户都了如指掌。“我们村常住人口有3000多,16个村民小组,77名党员,最远的两个小组相距15公里,靠我一人,根本跑不过来。”张三明说。

过去,在民主村,低保审批、惠农补贴等事务,都是村民申请、村级组织审批后报镇里,有时公开不及时,村民有意见。为了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民主村推行了“五人小组”工作法,根据村小组规模,推选一名有威信的党员为召集人,吸纳几位有能力的党员和村民加入,与村民小组长一同向群众解释相关政策、介绍村里事务,收集归纳意见,调处矛盾纠纷。

“每逢村里有事需要商议时,我们先收集村民意见建议,经过讨论后形成方案,通过公示由村民决议。”民主村八组“五人小组”召集人唐兴天说。

民主村八组村民陶发胜告诉记者:“‘五人小组’的成员跟我们住得近,一些真实情况他们很清楚。村民关心的问题,第一时间能找得到人说。”如今,民主村通过发展林果、番茄、西瓜以及蛋鸡养殖等产业,人均年收入达27500元。

“‘五人小组’的工作搭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目前该工作方法已在全市推广。”临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根树说。

选准产业

“搞清楚村里‘缺什么’,才好补足短板”

“我们村地少人多,常住人口1400多,人均不到4亩地,过去玉米、小麦增产不增收,那时我就常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儿?”临河区白脑包镇永胜村党支部书记齐海军,已经在村里工作了20多年。

如今,永胜村成为当地有名的青红椒大村。今年2月,齐海军再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每一个阶段,村里的发展情况都不一样。要推动产业发展,搞清楚村里‘缺什么’,才好补足短板。”齐海军说。

十几年前,永胜村试种青红椒,缺的是带头农户、种植技术;现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下一步就得想办法形成规模。齐海军说,“村里发展产业,村支部要有一笔明白账,能做的,带大伙使劲干;做不成又必须完成的,及时向上级反映、讨论解决办法。”

全村规划大片土地集中连片种植青红椒,可仍有个别村民不愿参与,齐海军白天领着村民在地里干活,晚上和村里党员去群众家里解疑释惑,吸收村民建议,优化工作方案。

去年10月,村民贺恒旭从外地返回永胜村,参与村“两委”工作。“村支书告诉我,只有把永胜村的黄土踩成路,才能知道每家有几根筷子。”贺恒旭说。半年来,他走家串户,通过开展房屋排查以及包联两个村民小组等工作,与村民的关系更近了。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31日 11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文艺作品让党史教育更有温度
下一篇:雅安中院举办“致敬我们身边的党史”微党课分享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