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这里是一片农田和水塘;三十年后,这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遍布着上市公司、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院所和“基金丛林”,成为安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并以“中国声谷·量子中心”闻名全国。
2021年是合肥高新区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这片只占全省千分之一国土面积的创新热土,始终秉持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催生出一大批原始创新成果,并自主培育合肥二分之一、全省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集聚了3万多家科技型企业,形成了“科学研究—应用研究—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高举创新大旗 争当科创名城建设的“排头兵”
合肥高新区从诞生起就锚定了科技创新的航向,一方面搭建各类科创孵化平台,出台配套扶持政策;一方面积极与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对接,吸引科技成果进区孵化。如今的合肥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创新链,成为安徽省科教创新资源的密集区域。这里创新平台云集,累计建设中国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安大绿研院、武大创新院等37个新型研发机构和新型创新组织,拥有上百家“深科技”企业。
在创新平台和科技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合肥高新区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量子科技领域,墨子号实验卫星、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关键研发环节在高新区完成;人工智能领域,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与合成、声纹检测等领域连续15年全球领先,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转化的脑机接口技术在全国率先实现医学应用……众多“卡脖子”技术在高新区实现突破,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亩均效益”刷新全省纪录 争当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三十年前,合肥高新区刚刚诞生,只有大蜀山东边2.2平方公里的起步区。1992年,高新区在一个月内完成了起步区400多户农民、5万多平方米的农舍拆迁,3个月内实现“五通一平”,刷新了合肥市政工程建设史上的“合肥速度”。从此以后,合肥高新区践行“亩均产出为王”的效益理念,踏上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数据显示,合肥高新区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居安徽省前列。以2020年为例,高新区用全市1.1%的土地实现全市11%的GDP和19.8%的税收收入;在全省千分之一的土地上,孵育出省内约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和五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总数9500余件,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万人有效发明专利369件,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
生态优先 争当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2014年,合肥高新区获批中西部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在2019年国家三部委复查中获得“全国四优”之一。随后,合肥高新区又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编制绿色发展规划,做优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力争率先获批“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
为了保护园区生态,提高环境质量,合肥高新区构建了“自动监测、在线监测、人工监测”多位一体的全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PM10和PM2.5平均浓度均值实现6年“双下降”。
作为全国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合肥高新区持续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向节能、储能及可变能等方向进行产业链拓展延伸,并加快聚变能、氢能研发项目成果转化和引进。与中国环科院成立科技创新中心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筹划建设“碳监测、碳捕捉、碳减排”细分产业集群。
站在“十四五”的历史新起点上,合肥高新区将继续突出科创特色,聚焦未来科技,发挥生态优势,全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实现“财富高新、和谐高新、美丽高新”的美好愿景。(蔚风 项磊 高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