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一周年成绩单发布

2021-10-18 08:55:17   

10月15日下午,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召开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蚌埠片区一年来已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170项,自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举措18项,其中6个创新举措在全省具有创新性。蚌埠片区着力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通过内联外动,努力拓展协同发展的新引擎;筑势赋能,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双招双引”,努力建设新兴产业的聚集地;全力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建设成果丰硕

自去年9月24日揭牌以来,蚌埠片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皖北促振兴、为蚌埠谋发展”,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按照“贸易投资便利、创新活跃强劲、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发展思路,围绕蚌埠“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聚焦制度创新,助力产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发展能级,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努力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与成效。精耕细作,努力培育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蚌埠片区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围绕产业发展、“绿色自贸”、金融创新等领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制度改革、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开展“首创性”探索,精心种好“苗圃”,实现试验田里说丰年。内联外动,努力拓展协同发展的新引擎。蚌埠片区持续扩大开放,升级合作理念,加强协同联动,带动区域发展。积极发挥蚌埠片区带动作用,多次与阜阳、亳州等皖北地市对接联系,围绕保税物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开放平台共享与合作;积极推动联动创新区合作建设,通过强化政策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构建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共建共享协同发展格局。筑势赋能,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的示范区。蚌埠片区以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导向,全面推进赋权事项承接落实,推进招商引资、行政审批、要素供给、自由贸易和监管服务“五个便利化”,不断优化综合服务能效,完善要素保障支撑体系,加快重点平台载体建设,营造企业入驻无忧的营商环境。蚌埠片区招商中心已开始运营。“双招双引”,努力建设新兴产业的聚集地。蚌埠片区聚焦“双招双引”工作,依托产业集聚效应,致力形成硅基“三链一群”和生物基“四聚一素”产业发展体系。目前,蚌埠片区有凯盛科技集团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等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高端液态金属成形制造项目等亿元以上项目59个。

发展再添助力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在“一周岁”生日之际再添发展助力。10月15日下午召开的蚌埠片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安徽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揭牌,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蚌埠分中心项目也将在片区落地。在推动研究成果向政策措施落地转化的努力中,实现“政产学研长用金”深度融合,加快蚌埠片区高质量发展步伐,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和标杆。当天,安徽自贸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还与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蚌埠分中心项目签约落地,对于推动蚌埠片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蚌埠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卞家涛介绍,项目也是重要平台,更利于蚌埠企业与国际经济贸易深度对接。谈及蚌埠片区未来发展,蚌埠市副市长陈忠卫表示,将继续以市场思维开展制度创新和经验的复制推广,以开放的思维深化对外合作,以服务的思维优化营商环境,以融合的思维促进产业发展,以平台的思维提升发展能级,全方位建成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4周年系列活动在莆田开幕
下一篇: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将在四川宜宾举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