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象鼻街道大地社区成立于2019年11月11日,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系翠屏区村改居新兴社区,地处翠屏城市发展主战场—岷江新区核心区。结合岷江环抱、青山环绕的地域特色,立足“公园社区、文化中心、商业高地”独特优势,打造“党建引领、民智民乐、宜业宜居”的城市社区新范本。
打造共治共建的“红色”大地
一是建“红色联盟”厚植红色基因。全面厘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机制,建立以社区党委牵头,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或自管小组、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共治的“红色物业联盟”,健立红色议事、多方议事协商服务等机制12项,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党建一体化格局,合力推动解决小区治理难题。
二是建“红色党委”凝聚发展合力。推行“社区党委统筹、辖区单位主力、社会力量参与”的“红色区域大党委”党建模式,利用行政单位驻地优势,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包社、部门包区、党员包楼“三包”模式,推动治理聚力增效。组建商圈党建联盟,定期开展“商圈沙龙”“政商联谊服务”等活动,续足多元治理社会力量。
三是建“红色先锋”激发队伍活力。择优选派街道党工委成员担任社区第一书记,动员区级机关部门和街道党员干部与社区“结对结缘”,创新党员“双报到”机制探索,形成先锋治理三级“共同体”。充分发掘各类具有技能才艺特长的党员和居民,组成“家政小组”“缝纫小组”“磨厨刀小组”等“红色先锋”服务组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创新推行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共30类,实行群众“点单”、社区“上菜”服务模式。
打造人城景业的“品质”大地
一是营造推门见绿的生态社区。不断探索公园城市建设路径,升级打造370余亩的岷江新区第一“绿肺”—城市中央公园,规划建设3个“口袋公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交融自然人文历史,构建“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社区形态。在社区利用社区慢行空间,持续推进街道绿化、街边净化、街景美化专项行动,串联居民院落、街边公园及广场、公共服务设施、公交站点,建设温馨通畅的“回家路”,实现社区慢行空间的绿道化改造率100%。
二是营造舒畅便捷的宜居社区。利用街头巷尾、架空层等空间,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于500㎡悠闲空间建设标准,加大“邻里茶吧”“台灯书房”“共享玩具”等社区休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园经济、夜间经济,定期在城市中央公园组织各类文艺活动、艺术展演,丰富小区居民文化生活。引入“24 小时不打烊”的药店、餐饮店、便利店等业态,就近就便满足群众生活娱乐所需。
三是营造共谋发展的创业社区。建立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引进三江新区招工服务团队定期开展宣传,为社区创业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并“一对一”开展全流程就业支持服务。鼓励支持创新创业青年群体打造社区双创空间,发展文化创意、摄影制作等产业,定期联系在宜高校技术指导,提升居民创新能力。
打造守望相助的“和谐”大地
一是以法治为魂,增强社区治理定力。推广践行“枫桥经验”,整合辖区公检法司4家部门资源,组建社区治安联控联防队伍,建立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公调对接等6项机制,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联合全科网格员、民警、法律服务员线上线下全覆盖开展法治宣讲,受众达5万余人次,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依托辖区司法部门“掌上调解”“翠屏法韵”等载体为辖区居民提供线上法律援助、公证鉴定、人民调解等“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达120余件。组建大地法律援助专、兼职律师队伍3支,全力打造大地社区法律援助30分钟服务圈。
二是以德治为先,增强社区治理内力。依托大地丰富的清廉、孝善、农耕文化元素,打造大地历史文化陈列馆,留住乡愁记忆,延续乡土历史文脉。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与万家福超市建立友好联系,推行“人和大地”社风文明评比,将普法宣传、遵守村规民约等情况评比考核,正面给予奖励,发放积分券在超市换取生活用品,负面予以“黑榜”公示曝光。由社区牵头打造节庆文化,鼓励文艺团队唱歌献舞,组织乡贤讲述乡土故事,汇聚德治民心。成立社风文明评选委员会,持续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新风户”等评选表彰,开展寻找最美教师、医生等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尚。
三是以智治赋能,增强社区治理动力。依托区智慧治理中心,建大地智慧治理平台—云慧馆,构建含社会治安、应急处突、综合管理、GPS定位等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化指挥网络系统,实现社区全链条、全方位实时智慧管理。首推5G智慧社区治理模式,联合宜宾联通选点打造5G智慧小区、智慧学校、智慧商圈等,并串联龙泉、和苑社区和区治理中心等单位,形成城市治理示范环线,以点带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构建“街道-村社-小区-楼栋”四级联处全科网格系统,编制纠纷化解、法律服务等100余项全科服务事项,实现全域综合治理。
打造治理优化的“温馨”大地
一是建好服务平台。根据社区发展和居民需求,打造集便民服务、商业荣和、智慧治理、文化体验、休闲养性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挖掘书法国画、非遗传承匠人,打造国学+书法+非遗文化的国学传承馆。引进第三方组织承接服务,开设文明实践、道德讲堂、义诊义剪、教育培训等服务功能,采取资源换服务、低偿购买等方式,定期为辖区群众开展免费服务和培训。
二是丰富服务供给。推行“接亲服务”模式,成立“社区+物业+邻居”的接亲队伍,为新入住居民接行、认亲,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凝聚力。创新设立集看护、教育、培训、娱乐为一体的“四点半学校”,实现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彻底解决居民子女无人照料痛点。设立“爱心代办点”,建立“党员365”服务工作室,组织辖区党员同志、青年志愿者,为群众免费提供代跑证明、代办居住证、代缴水电气费等各类生活服务,提升社区服务温度。
三是打造服务品牌。常态化上门推行“菜单式”“订单式”“微小式”服务,打造零距离服务品牌,实现“陌邻”变“睦邻”。充分整合商圈资源,探索打造“商圈党建+服务”品牌,服务商企同时,引导商户打造“诚信经营示范点”“社企共建示范点”,为辖区居民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全面挖掘区域优秀文化资源,深挖象鼻文化底蕴,探索大地文化精神,借助城市中央公园独特的资源禀赋,在大地社区探索“大地雅韵”“大地家园”等文化服务品牌,全面凝聚、提升居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文/图 何联均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