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各类教育机构不得举办幼小衔接班

河南省计划将入学准备、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学

大河报记者樊雪婧    2021-07-20 15:42:35    中国青年网

从小朋友变成小学生,人生第一坎如何科学跨过?

7月19日,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省出台《河南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幼小衔接的方方面面划红线。

未来,河南省将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河南省幼小衔接方案实施时间表出炉

各省辖市确立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遴选确定一批试点小学和幼儿园,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2021年8月底前,完成对实验区教育行政干部、教研员、试点园(校)长及部分教师的专项培训。

11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实验区有关人员培训。建立省、市、县、中心校四级培训体系,逐步实现有关教师培训全覆盖。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省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

2023年底前,系统总结实践经验成果,完善幼小衔接政策举措,建立省、市、县、中心校联合教研制度。

入学适应教育将纳入一年级教学计划

幼小如何科学衔接?《方案》表示,全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其中,幼儿园要做好入学准备教育,进一步引导园长、教师、家长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中。幼儿园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逐步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望和向往,坚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照搬小学教育内容、方式、环境的行为。

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坚持“零起点”教学。根据国家修订后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教育期,严格落实国家对有关适应教育的要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性的幼小衔接课程。

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教育机构不得举办幼小衔接班

《方案》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各类教育机构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幼小衔接班。

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对幼儿举行各种形式的知识性选拔,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等家庭作业。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对学前儿童进行小学课程内容的培训。幼儿园出现中、大班幼儿流失的情况,应及时了解原因和去向,并向当地教育部门报告。

教育部门应根据有关线索,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严禁小学和幼儿园在岗教职工参与任何形式的幼小衔接班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对办学行为严重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追究校长、园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

建立家、园、校互学共育体系,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阶段,采取为家长举办专题讲座、《致家长的一封信》、“幼儿园(小学)园(校)长寄语幼升小家长”、幼小衔接专题片微视频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要求及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回应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个人破产”首案深圳审结
下一篇:截至7月1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北供水116亿立方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