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心电动自行车要禁行了?7月13日,广州市公安局发布《关于调整电动自行车和其他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通行范围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明确要以“中心区严管严控,外围区规范管理”为思路,优化调整该市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消息引发当地市民热议。
在外界看来,新政核心即“市中心基本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但事实上,早在2016年,广州就曾规定市行政区域内,一律不准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相比而言,此次新政缩小了禁行范围,且同时明确,经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预约通行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不受上述限制。这意味着,外卖、快递等行业用车将不受影响。
一直以来,电动自行车是不少市民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而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广州市中心确实人流量、车流量大,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电动自行车的违规穿插更易造成交通堵塞。对此,有人就提出,可实行违法积分制度,电子眼拍摄到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处罚,包括罚款、扣分,甚至吊销车号牌等,从而达到规范电动自行车出行等目的。与直接“限行”相比,这种做法更为弹性灵活,更容易为公众接受,相关部门不妨加以考虑。
另外,对于非机动车道缺失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如当地交管部门所说,限行区域内仅20%道路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其中仅2%道路建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硬隔离”设施等道路规划层面的问题,也可以想办法持续优化道路分工,以为骑行者腾出更多行驶空间。
如何管好电动自行车一直都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城市治理者需要在公共秩序与市民需求之间寻找平衡。尤其需要明晰的是,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应以珍视、维护普通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出发点,这也是我们倡导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原因。毕竟,政策落地后,最终还是导向于“人”。
因此,就此次新政引发的一些不同意见与担忧,相关部门不妨充分收集、考虑民情民意,协调好各方利益,及时优化调整,使政策更加科学可行。而这也才是城市管理的初衷所在。(马小龙: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