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扶贫公益性岗位在稳定脱贫、防贫防返贫等方面的作用,坚持把“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抓手,科学合理设置各类公益性岗位,吸纳收入较低户积极就业,增强农民增收稳定性和长效性。
切合实际,设置岗位。根据实际需求,针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弱(半)劳动力且无法外出的脱贫群众开展摸底排查,广泛征求收集建档立卡户和相对贫困户的就业意愿,由“输血式”到“造血式”转变。该镇要求重点开发人居环境管护、道路保洁绿化、文创志愿者等公益性岗位,其中经济薄弱村每村不少于10个,低收入村每村不少于5个。
健全制度,明确管理。根据上级精神,制定公益性岗位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岗位设置、安置对象、开发任务、选聘程序、奖惩机制和补贴标准。同时,强化考勤,明确工作量,严格考核,认真规范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强化引导,规范程序。及时公布公益性岗位信息和相关政策,有针对性的入户宣传。严格上岗程序,收入较低户劳动力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出申请,经村两委会议研究、核查、公示,乡镇审核,报上级备案公示后,最终确定人员名单。目前,该镇符合条件的公益性岗位人员91人。
长效投入,稳固保障。认真落实要求,将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补贴由每人每月425元提高到500元。截止今年年初,镇、村两级累计发放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59.38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建档立卡户和相对贫困户从事公益性岗位的积极性,增加了收入较低户的收入。
据悉,近年来该镇公益性岗位从业人数共达382人次。乡村公益性岗位既圆了贫困群众的“工薪梦”,又解决了部分因“缺知识、缺技能、自身能力不足、不能外出务工”等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全镇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时,强力稳固脱贫成效,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王淼、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