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建设“无证明城市”加速铺开。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从“群众跑”变成“部门跑”,一张证明的变化给了我们更多的期待,“无证明”将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无”证明不是“零”证明
“无证明城市”最早出现在浙江省,是打造“最多跑一次”政务目标的延伸。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首次被提出,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标。
金华是浙江省首个创建“无证明城市”的地级市,按照试点先行、再全市推开的方式选定下辖义乌市承担试点任务,根据“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原则,分四批共取消证明270项。2018年8月17日,义乌市宣布成功打造了“无证明城市”。
日前,山东省淄博市政府印发通知,提出要在今年9月底前基本建成“无证明城市”。方案所称“无证明”是指市域范围内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在办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时,无需申请人再到该市相关单位开具证明,而是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证明免提交。几乎与山东淄博同时,广东汕尾今年也提出了全面建设“无证明城市”的发展目标。
对于创建“无证明城市”的好处,在浙江金华创业的小吴感触颇深。他最近到农行金华分行办理工商注册信息变更手续,公司名称变更了,银行账户信息也得变。原以为要到有关部门和银行两头跑,没想到通过“无证明城市”查询核验系统,不到半小时就办好了。“最大的利好就是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时间节省了,效率提高了。我以前每个季度都要拉着几个大箱子跑到税务局,因为带了很多纸质的数据,很辛苦很耽误时间。但是我现在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了。让数据多跑腿,让老百姓少走路,这是我对‘无证明城市’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无证明城市’不意味着公共服务部门可以少作为。相反,在所需证明更少的情况之下,怎么样能够保证办事事项的公正合理和真实?相关部门承担的职责其实更重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城镇化处研究员马庆斌表示:“很多地方宣布要建设‘无证明城市’,我认为这里的‘无’是政府要“无为”而“有为”的意思。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简政放权要求去管理社会去服务。这不但是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要,也优化了营商环境。”
打通信息数据“孤岛”是难点
创建“无证明城市”的背后,需要“电子证明”及相关数据在各部门间、不同场景中的自由使用和调取。政务服务要想顺利抓取数据,首先要打破部门间的壁垒。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一些区域和部门打造平台过于“碎片化”,平台的不兼容很容易造成新的“数据孤岛”:“我们花了大力气建大平台,就是希望打通各个政府部门之间或者层级之间的壁垒,但是不要碎片化,避免出现烟囱林立的现象,顶层的设计要好,到底建几个平台、建几层平台,技术上面要保证平台之间顺畅的链接和畅通的交互,这里面就是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马庆斌则认为,数据共享可能带来个别机构经济利益减少,但是它的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会提高。实际上这是“无证明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必要条件。“数据本身是有价值的。有价值就意味着有机会和利益。比如医院之间,为什么你在A医院看病做了检查拍了片子,再去B医院看病还要再检查一遍拍片子,因为每个医院基本上都配了CT设备,用了别人的数据,那么我的设备可能要空闲下来,甚至用得不够,我挣钱就挣得少。”
除了利益之外,有时候并非政府不愿意开放数据,而是数据在开放后安全和监管责任难以落实。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才能加速打通信息数据孤岛。随着数字化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越来越重要,如何运用好数据也将成为事关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重大现实问题。
筑牢城市数字安全底座是关键
在全国政协委员谈剑锋看来,城市全面拥抱数字化赋能的时代即将到来,然而奔跑的步伐越快,越要注重每一步的扎实:“数字化发展不能成为沙漠之上的海市蜃楼,不能我们上面做的很热火,但下面地基没打牢,做不扎实,很多风险是不可逆的。”
在数字化时代,公共服务部门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替百姓管好数据,为社会用好数据?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突破?
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原巡视员,民法典编纂专班成员扈纪华表示:“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按照数据的属性分类,有公共数据,有私人数据,有的数据是要公益性的,不能有盈利性,比如医院的数据。另外,大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跟得上。还有就是数据监管的问题,包括对老百姓个人隐私的有效保护,包括数据平台的责任和数据权利的问题。我想这方面来讲,也要区分好公共和私人利益的问题,这可能还要有一个依法治理的过程。”
谈剑锋建议,尽快明确数据的产权、所有权,设立国家“数据银行”,加强对唯一性、不可再生关键数据的管控,比如避免人脸识别等数字化应用被“滥用”:“如果在市场上无底线无序地采集,这个风险是不可逆转的,应该由国家在立法的情况下来统一采集。”
从居民或者企业的角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怎么样引导居民和企业履行诚信的义务也非常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证明城市”乃至数字中国的未来其实在每一个参与者的手中。
马庆斌说:“实际上这就是实现政府部门和老百姓之间良性互动的过程。前段时间朋友的车发生了剐蹭事件。在保险公司和交通部门之间,还有保险公司和事故双方之间,不用去现场,直接在网上就办理,各方彼此都将真实数据通过手机或电脑传输到平台上。这就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当然,在给予足够信任的同时,也要未雨绸缪,划定诚信的规则,一旦出现问题,严惩不贷也是必须的。”
如今,创建“无证明”正在成为更多城市的选择和追求。人们期待,“无证明城市”能成为地方治理、城市发展的标配。
(《人民周刊》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