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抢做“亏本生意” 超低票据利率折射信贷冲量众生相

2021-12-30 10:16:36    中国证券报

近期票据利率大幅走低,1个月、2个月、3个月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一度分别降至0.0061%、0.0066%、0.007%。同一时期,股份行发行的3个月同业存单利率为2.7%。资产端收益近乎为零,负债端资金成本约2.7%,收益成本严重倒挂,银行亏本收票。

业内人士分析,票据“零利率”是阶段性供需失衡的产物,背后深层次原因可能是银行既要满足信贷投放要求,又要在储备项目不足情况下将贷款后置至明年初,导致银行依靠票据“冲量”。跨年之后,随着年初信贷投放力度加大,票据利率料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票据市场惊现超低利率

12月以来,票据市场利率明显走低,进入下半月出现更大面积的加速下行。

数据显示,与月初相比,近期票据利率最低的一天(12月23日),1至3个月期限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皆下行超过130基点,分别报0.0061%、0.0066%、0.007%,接近零利率,即便是6个月期,转贴现利率也仅为0.08%。

票据利率缘何大跌?从供需关系角度看,是因为买盘大于卖盘,而且是显著大于卖盘。“票据‘零利率’是供需失衡的产物。”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说。

票据利率容易在月末、年末出现波动,2019年11月以及今年7月至8月末,均出现过票据利率明显下行的现象。

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称,由于票据贴现和转贴现被计入银行贷款项下,在月末、年末考核时点前,银行通过在市场上大量收购票据(转贴现)来满足内部考核指标,因此票据市场容易在月末、年末出现波动。

 

“亏本生意”火爆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银行的负债成本远远没有低到票据利率这般水平。近期,市场上1天期债券回购利率在1.8%左右,7天期债券回购利率在2%左右,3个月期回购利率约为2.8%。资产端利率近乎为零,负债利率却在2%以上,银行为何愿做“亏本”买卖?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表示,由于对当年利益贡献有限,年底时银行放贷意愿不强,更愿意选择以票据冲抵。但今年票据贴现利率下滑程度超越上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在企业方面,下半年以来需求较弱,贷款意愿不强;在银行方面,需求弱导致储备项目不足,或将贷款后置以保来年信贷投放“开门红”。

王一峰称,当前在供给端,企业开票需求较弱;在需求端,银行既要满足稳定信贷投放的监管要求,又想在储备项目不足的情况下将有限的项目挪腾至年初投放,造成供需矛盾加大。

专家表示,票据不仅可较快扩大信贷规模,而且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诺到期付款,安全性较高;银行承兑汇票如果在3个月以内,风险权重只有20%,6个月风险权重也只有25%,而商业银行对一般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从安全性和资本占用的角度看,银行愿意买入银行承兑汇票。

 

超低利率难以持久

那么,票据超低利率的状态可能维持多久?

“目前票据利率已达历史低位,继续下行空间有限。”西南证券固定收益投资部投资经理阎晚晴分析,跨年后,银行追逐票据的热情可能逐渐转淡;同时,极低的票据利率正刺激供应加快,从而逐步调节暂时失衡的市场供需关系。

王一峰认为,今年年底票据利率维持在低位,但跨年之后,随着年初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信贷结构较前期更加“扎实”,料票据利率将趋于上行,并恢复至正常水平。

靳毅称,跨年后随着商业银行内外部考核压力暂时消减,将会推动票据利率回升。但在信贷投放出现趋势性好转之前,商业银行对票据需求仍会旺盛,票据利率将持续低于同期限同业存单利率。

市场数据显示,在接近零值后,最近两三日的票据利率已出现一定幅度反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能源重镇”榆林:“高碳城市”谋“低碳转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