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记者佘颖)全国共检查涉企收费单位9.89万家,共发现涉嫌违规收费金额125.2亿元,已督促违规收费主体主动退还54.46亿元。在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局长袁喜禄通报了2021年“治理涉企收费 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的成果。
今年3月份以来,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专项整治,重点针对民航铁路、港口物流、水电气暖、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业银行乱收费问题开展了涉企收费专项检查。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陈志江介绍,专项整治发现涉企收费有四大乱象。
借用行政权力、行政影响力“搭车收费”。如一些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把代行的政府职能或政府委托事项转变为敛财工具,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参加培训、考试、认定、评比、表彰等活动,并收取不合理费用,中饱私囊。更有甚者,通过关联单位违规敛财,社会影响恶劣。今年以来,总局陆续曝光了中国珠宝玉石协会、上海市容环境卫生协会等12起行业协会违规收费典型案例。
利用优势地位,自设项目、自立标准。如部分交通物流企业利用自身在技术、准入、议价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另设收费项目,进行高额收费、重复收费、超范围收费。
利用特殊地位,执行政策“打折扣”。此类违规收费行为隐蔽性强,也是今年治理工作的“深水区”。如部分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单位,利用其基础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殊地位,不按规定严格落实惠企惠民政策,搞明降暗不降,严重阻碍了政策红利向终端用户的传导。
利用信息优势,转嫁应由自身承担的成本。如某些商业银行利用企业对评估费、服务费、证明费等相关政策不了解的“盲区”,让企业承担了本应由银行支付的费用,增加了企业负担。
在各地全面自查的同时,市场监管总局首次在全国大规模地组织跨省份交叉检查。截至目前,全国专项检查共检查收费单位9.89万家,共发现涉嫌违规金额125.2亿元,已督促违规收费主体主动退还54.46亿元。全国查处水电气暖领域涉嫌违规收费55.34亿元。山东、湖北、广东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商业银行收费的监管,督促商业银行主动整改退费1.4亿元,主动降费减轻企业负担21.46亿元。
“治理涉企乱收费,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从制度规则上消除乱收费的土壤根源。”袁喜禄介绍,此次专项检查发现,涉企乱收费不仅有政策不落实、走样变通的问题,也有规则不够清晰、政策不够完善、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要规范促进这些行业和领域健康发展,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坚定战胜困难挑战的信心,坚定长期繁荣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