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2021商业之变2:经贸盛会轮番登台共享发展红利

彭婷婷    2021-12-22 14:18:52    中国商报网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发展、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中国持续扩大与各国的利益交汇点,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

今年以来,从消博会到服贸会,从广交会到进博会,一个个展会形成矩阵,成为各国共享机遇、扩大交流的国际平台,持续释放中国“展会力”,给多重风险挑战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暖意和期待。

 

展会力持续释放

国家级展会带来的合作契机,正是我国持续推动合作共赢的鲜明写照。

今年首次举办的消博会,汇聚优质消费品资源,优化国内市场供给,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很多国际新鲜、潮流商品首发首秀,涵盖服饰箱包、美妆用品、珠宝钻石等几十个品类,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的目光。

“一会两馆”、153个国家和地区、万余家企业、1672项成果……今年服贸会规模进一步扩大,国际化水平提升,总体成果数量、交易金额均超过上届。特别是数字服贸为很多国家的企业提供新的机遇,使它们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进入全球市场。

而第130届广交会则首次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办展的新模式,拥抱全球采购商。其中线下展览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以品牌企业、民营企业为主体,参展企业共7795家;线上约2.6万家企业参展,上传展品超过282万件,创历史新高。

第四届进博会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各国企业踊跃参展。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达281家,其中近40家为首次亮相的新朋友,更有120多家是连续四届参展的老朋友。

除了四大展会的顺利举办外,还有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海南世界休闲旅游博览会、亚洲消费电子展等展会成功举办。

展会有会期,合作更深远。“展会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国进出口发展非常重要的渠道。”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说。

 

彰显更大市场优势

展会带动效应不断释放背后是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中国有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据世贸组织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12%,贡献了全球15%的进口增量。

以服务贸易为例,我国已连续7年保持服务贸易世界第二大国地位,与世界近240个国家和地区有服务贸易往来;连续4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今年前10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41980.3亿元,同比增长12.7%……我国服务领域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新动能也在不断集聚。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持续赋能外贸发展。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市场采购出口分别实现20.1%和37.7%的增长,海外仓数量超过2000个。

中国承诺实实在在,持续增强外资深耕中国市场的获得感。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增设天津、上海、海南、重庆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将正式生效……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61%的受访外资企业认为在其近期的全球投资计划中,中国是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发挥好开放平台作用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在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多次如期举办国家级展会,展现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多边贸易组织20周年。入世20年来,中国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履行入世承诺,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非常愿意通过新一轮扩大开放让世界共享中国的大市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是世界经济走出衰退、走向复苏的重要拉动力量。”张建平说。

未来,商务部将继续优化我国展览业总体布局,推动展览业高质量发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要进一步开拓多元化市场。充分发挥贸易畅通工作组作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用好已签署的自贸协定,指导企业精准开拓国际市场。精心办好各类线上线下展会,加大对国家级国际营销服务公共平台宣介力度,更好发挥重要展会和开放平台服务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积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税调整惠好近千项进口商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