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美联储政策稳步收紧 加息时点或提前

2021-12-14 16:03:31    中国证券报

本周美联储将举行2021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继11月宣布削减购债规模之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态度也由“鸽”转“鹰”。分析人士普遍预计,在较大的通胀压力下,美联储在本周的议息会议上可能释放更多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美联储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后结束资产购买,随后在二季度或三季度开始加息,稳步收紧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或提前结束购债

本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受到全球市场关注,分析人士预计其可能释放更多紧缩信号。

11月3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时表示,鉴于目前美国通胀压力高企,美联储应考虑提前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他强调,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压力较高,也许提前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是合适的。他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议息会议上就是否加速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展开讨论。

鲍威尔此前被普遍认为是“鸽派”,不久之前他还表示美国物价上涨只是短期现象,但此举遭到不少质疑。安联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里安就在公开采访中表示,美联储需要迅速采取行动,重新确定对于通胀的论调。

目前,美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8%,为1982年以来最大涨幅。

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加快结束购债速度已成为大概率事件。11月初,美联储宣布从当月晚些时候开始逐月削减资产购买规模150亿美元,包括1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5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如果按照这一速度,美联储原本将于明年6月结束的资产购买计划有望提前结束。

道明证券表示,美联储或将加快缩债速度,达到每月300亿美元,从而在明年3月结束量化宽松。美联储可能还会通过声明、经济预测和点阵图来传达更加“鹰派”的基调。

 

明年加息概率大

业内专家预计,在美联储结束购债后,随之而来的是其加息时点可能提前,具体可能在二季度或三季度。

野村证券美国高级经济学家Aichi Amemiya表示,面对通胀环比增速放缓的可能,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上半年保持耐心,然后分别在明年9月和12月各加息一次。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全球策略师、亚洲首席投资官谭思德(Alexandre Tavazzi)表示,预期美联储将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计划,并在明年6月开始加息,当然这也要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而定。

威灵顿投资管理多元资产策略师及投资组合经理Nick Samouilhan表示,预期美国首次加息时间将提前至2022年年中。

瑞银资产管理投资主管Barry Gill表示,美联储政策可能将加速转向紧缩,而不是像2009年,从经济衰退结束到加息用了6年多的时间。

 

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业内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预判相对一致,但是对于其它经济体,特别是主要发达市场政策前景展望却存在分歧。

Barry Gill表示,许多发达经济体很可能在2022年开始加息,也有可能更早加息。各国央行退出刺激政策表面来看对风险资产是利空,但投资者须牢记的一点是,央行政策收紧与经济基本面改善有关。

Nick Samouilhan表示,预计2022年将会是转型的一年,市场关注的焦点将从新冠肺炎疫情转移到经济增长、通胀以及央行的应对措施上。经济将会继续复苏,但通胀至少在未来几个月仍将高于趋势水平。

然而,谭思德预期,各国央行在2022年的货币政策分歧将增大。例如,在美联储加息几成定局的同时,欧洲央行及日本央行将不会加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家外汇局: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
下一篇: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货币政策将加力稳增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