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取得重大成果

2021-11-25 10:54:36    经济日报

11月22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隆重举行,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和东盟互为近邻,人文相亲。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的共同关心和引领下,双方关系在过去的30年里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里程碑式成果,已互为最大规模的贸易伙伴、最具活力的合作伙伴、最富内涵的战略伙伴,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

正如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办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招待会上所指出的,过去的30年,是中国—东盟双方讲信修睦、不断深化战略互信的30年,合作共赢、共促地区发展繁荣的30年,人文相亲、持续增进民心交融的30年。他说,30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始终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为共同目标,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不断巩固睦邻友好,深化政治互信。

在过去的30年,面对危难,中国和东盟守望相助,携手战胜了两次金融危机、非典肺炎、印度洋海啸等地区重大挑战,体现出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和命运共同体精神。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双方更是急对方所急,第一时间彼此驰援、雪中送炭。中方迄今已向东盟国家交付超过3.6亿剂新冠疫苗和大量抗疫物资。

同时,双方还打造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中心、文化论坛、减贫发展论坛、中国—东盟合作基金、菁英奖学金等一系列交流合作平台。2019年双方人员往来已达6500万人次,每周往来航班近4500架次,双方互派留学生超过20万,结成了200多对友好城市。

中国—东盟在经贸合作方面更是成果亮丽。据中国商务部的有关数据,30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贸易规模扩大了85倍。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今年上半年,双方贸易同比增长38.2%,继续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双向投资蓬勃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双方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100亿美元,在制造业、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稳步拓展。

在基础设施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有效对接,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以及中新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印尼和中马“两国双园”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区域经济融合日益加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年来,双方之间90%以上的货物可享受零关税待遇。去年11月份,双方共同参与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为本地区疫后经济复苏、稳定全球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东盟国家高度评价东盟—中国关系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同中国进一步深化在经贸、绿色经济、气候变化、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共同把握机遇、合作应对挑战,推动双方建立富有战略性和实质意义、互利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印度尼西亚战略研究中心经济专家法家尔表示,中国—东盟应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与中国开展贸易对东盟来说非常重要。

过去的30年,共同合作创造了中国—东盟“双赢”的局面,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双方共克时艰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是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进一步提质升级的一个重要契机,未来,双方也将继续把握大势、排除干扰、同享机遇、共创繁荣,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落到实处,朝着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步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企业营造更优创新环境
下一篇:信贷市场调结构作用愈加显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