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了以“疫情反复与结构调整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复苏”为题的中国宏观经济年度分析与预测报告。课题组认为,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但受基数因素和下半年复苏势头放缓影响,前高后低的态势明显,预计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长3.9%,全年经济增长8.1%,实现全年6%以上增长目标。报告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在总体政策定位上保持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使积极的财政政策真正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真正稳健等。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代表课题组发布了报告。刘元春表示,今年二季度以后中国经济遇到了逆风向的情况,出现了复苏受阻的状态。课题组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在复苏轨道中,既没有常态化,也没有停止复苏。二季度以来经济逐季回落难以用基数效应、疫情反复、天气变化等外生因素得到满意的解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过快常态化、各种结构性政策的非预期性叠加以及中国结构性大转型的全面出现是本轮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深层次核心原因所在。
刘元春表示,短期看,能否快速逆转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局面,主要取决于,煤电荒是否能够在短期得到有效解决,房地产信贷政策的放松是否可以逆转当前趋势性的下滑趋势,汽车芯片荒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得到缓和,从而使中国经济复苏在供需两端得到释放,几大价格背离的现象会持续多久,冬季国内疫情是否会从“多点散发”演化为“多点密发”,欧美通货膨胀的全面显现是否会导致中国需求持续上扬,美国退出数量宽松是否会在边际引起中国金融市场的调整,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面临的各种短期瓶颈约束是否已经中期化,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进行总体性再定位,各种运动式的结构性政策是否能够脱离“层层叠加”与“几碰头”的困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和短期宏观政策相比,更应该关注结构性潜能的增长动能。他提出了“1+3+2”结构性潜能框架。“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为龙头,为中国经济下一步中高速增长打开经济动能上和物理上的空间。经测算,这个领域所提供的经济增长的潜能在未来五到十年,甚至十五年会占到70%~80%。“3”是指实体经济需要补齐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2”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
刘世锦表示,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并非简单地回到传统的实体经济,也并不仅仅是重视发展物质形态的生产。当前面临的一个真实挑战是,传统实体经济怎样转向数字化赋能以后生产力提升的新实体经济。他还表示,应特别重视一些绿色转型打基础、立长远的工作。碳核算是绿色转型的最大的短板。减碳不能“运动式”减少碳排放,不是降低生产速度和减少生产能力,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供给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供求秩序。减碳指标应慎用、少用行政办法,多用经济的、市场的办法。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验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明年经济运行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美联储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有直接影响,这也会影响到国际市场的外部需求。二是产业链重组的风险。产业链布局很大程度上在明年逐步凸显。三是低碳风险。应对这些风险,他建议,应重启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新增长点一是加快城镇化,应想方设法给年轻人创造增加收入、将他们纳入现代经济生活轨道中的机制。二是产业升级,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