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地方债发行创年内新高 多地启动明年申报工作

贺觉渊    2021-11-11 15:02:38    证券时报电子报

日前,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发布2021年10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10月各地组织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144亿元,创下年内新高。随着全年地方债发行工作接近尾声,各地纷纷加快新增专项债发行步伐,提前启动2022年专项债申报工作。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加快专项债发行速度,既响应了财政部在11月底尽量发行完新增专项债额度的要求,也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周期性风险预留政策工具。同时,通过提前做好地方优质项目的储备和申报,能够提高后续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在2022年尽早形成实务工作量。

 

地方债“赶进度”

10月发行创年内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各地组织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144亿元,包括一般债券734亿元,专项债券5410亿元。1~10月,各地已组织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6624亿元,包括一般债券7552亿元,专项债券27578亿元以及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结转额度1494亿元。记者梳理发现,10月新增地方债规模与新增专项债规模均创下年内新高。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10月是四季度专项债的发行高峰,从10~12月22省市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规模看,10月计划规模较大,后续两个月逐渐回落。而财政部对新增专项债尽量在11月底发行完毕的要求,也使得各省份需调整专项债发行计划“赶进度”。此外,专项债从发行到见效存在一定时滞,尽早加快发行可以为财政发力应对可能风险预留时间和空间。

财政部已在近日明确,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根据记者测算,若要实现今年预算安排的新增地方债限额36500亿元,则11月底需发行新增专项债8922亿元。若要实现国务院批准的已下达新增地方债限额34676亿元,则11月底需发行新增专项债7098亿元。

中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岳认为,截至10月末,共有21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披露了11~12月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规模5999亿元,其中11月计划发行5010亿元。考虑到年内剩余待发新增专项债额度和财政部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的要求,预计11月地方债实际发行规模仍会明显超出发行计划,发行量或达到6900亿元左右,或有小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留至12月发行。

 

多地明确

专项债负面清单

随着全年地方债发行工作接近尾声,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在近期已向各地下达《关于申报2022年新增政府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通知》。四川、陕西、福建、河北、山西等多地均开始启动2022年专项债资金需求申报工作。

记者了解到,为保持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2022年专项债券资金将继续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含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

虽然2022年专项债资金投向较2021年无明显改变,但多地都明确将严禁申报负面清单类项目,主要包括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房地产等其他项目。记者还了解到,财政部、发改委已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

今年9月,财政部曾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563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将认真研究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管理,细化禁止投向领域范围,强化债务高风险地区专项债券资金投向的约束性管理规定,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多地财政部门还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提到,积极争取更多债券项目资金快申报、快落地,确保2022年能够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伍超明对此表示,通过加快专项债发行速度,可以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周期性风险预留政策工具。同时,尽早加快部署地方优质项目的储备,可以提高后续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

中信证券宏观团队认为,2022年保持对经济的适度支持更多需要靠财政政策发力。预计2022年财政将小幅增加赤字,但赤字率将回归至3%。在房地产市场景气下行,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要维持地方财力平衡稳定,并且用更多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防范隐性债务风险,有必要继续按照历史增量规模去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预计新增专项债规模将继续扩大至4万亿元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