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10月份PPI与CPI剪刀差达12个百分点 说明了什么?

包兴安    2021-11-11 15:00:23    证券日报网

国家统计局1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10月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2.5%。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短期内PPI同比将继续运行于偏高区间,接下来要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和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大力度提振内需,缓解主要能源品供需矛盾,帮助市场主体应对原材料涨价等带来的影响。

 

未来CPI涨幅可能逐渐扩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10月份受特殊天气、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CPI有所上涨。

“本月CPI同比涨幅为年内新高,略超市场预期,虽然有去年同期基数回落的原因,但不能忽视新涨价因素的推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主要受近期降雨偏多以及生产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叠加影响,当月鲜菜价格较上月上涨16.6%,同比涨幅也由上月的-2.5%急升至15.9%。这是带动当月食品价格同比跌幅显著收窄的最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从10月中下旬开始,随着需求季节性增加,加之第二轮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有序开展,猪肉批发均价从17元/公斤左右的本轮低点回升至月末的22.5元/公斤,猪肉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46%小幅收窄至-44%,意味着这一此前拖累食品价格下行的最重要因素在本月明显缓解。考虑到当前猪肉价格正处于触底回升阶段,未来走势将对CPI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非食品价格逐渐上涨,本月同比上涨2.4%,为近三年新高。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7.0%、2.9%和1.7%,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衣着价格分别上涨0.9%、0.6%和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5%。

温彬表示,10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已呈现略有回升走势,加上近期粮食囤购、蔬菜涨价等因素影响,食品价格对CPI的拖累将逐渐减小;非食品价格中,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消费品价格已出现一定上涨迹象,服务价格延续温和上涨走势,预计CPI将继续回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预计,未来CPI涨幅可能逐渐扩大。一方面,猪肉价格处于低位是抑制CPI上涨的重要因素,猪肉价格正在经历筑底反弹阶段,未来可能逐渐抬升CPI;另一方面,当前生活资料价格保持在低位,随着PPI向CPI缓慢传导,生活资料价格涨幅可能逐渐扩大,将缓慢抬升CPI。

 

预计PPI涨幅将保持高位

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10月份PPI涨幅有所扩大。

PPI同比涨幅再创新高,唐伟建从内外两方面原因分析:从外部原因来看,国际原油价格逐渐上升,带动我国石油以及化工等相关行业价格上涨。10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59.7%、31.5%。从内部原因来看,我国限电限产措施压降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产能,带动了相应的产品价格大幅上涨。10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涨幅达到103.7%,涨幅扩大28.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价格涨幅都明显扩大。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分析,受全球能源供给持续偏紧和寒冬来临的共同影响,国际输入性因素将起主导作用,不排除继续加大的可能,推高新涨价因素和PPI;国内前期增加供给政策执行力度加大,将对煤炭和高耗能产品价格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预计11月PPI同比约增长14.2%;12月在翘尾因素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有望小幅回落。

“下一阶段,OPEC对原油增产仍相对谨慎,国际油价或继续保持高位波动走势;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供需矛盾有望有所改善,叠加去年基数的较快回落,预计PPI将保持高位。”温彬说。

王青预计,短期内PPI同比将继续运行于偏高区间,年底前仍将处于两位数增长水平。

 

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

10月份,PPI与CPI剪刀差到达12个百分点,比上月增加2个百分点。伍超明认为,PPI和CPI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盈利空间的变化,10月PPI和CPI剪刀差创新高,将对中下游利润形成挤占。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认为,接下来保供稳价工作非常重要,不仅影响下游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还关系到居民的就业、收入和生活成本。此外,对于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企业以及低收入人群,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帮扶。

在温彬看来,宏观政策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前瞻性和协调性,加大力度提振内需,激发经济增长动力,缓解主要能源品供需矛盾,继续帮助市场主体应对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应对好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等风险冲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