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两份文件接连发布,为四季度促消费再添动能。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来促消费政策已在不断加力。《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频频部署,开启了包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畅通农村消费渠道等一系列行动。分析指出,这些举措立足于全方位、多领域激活内需潜力,覆盖了从城市到农村的广大市场,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消费后劲。叠加双十一、元旦、春节等消费旺季相继到来,全年消费对经济的主要拉动作用有望进一步凸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社零总额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与此同时,升级消费快速增长,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农村消费潜力加快释放等积极因素都在为消费复苏增添动能。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认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消费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态势,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他同时强调,当前消费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平衡,特别是受疫情散发、洪涝灾情、基数提高等因素叠加影响,保持消费稳定还需加大力度。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尽管消费出现同比增速放缓趋势,但要看到,我国城乡消费市场容量大,还有不少潜力待发掘,后劲依然强劲。
她认为,当前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从不同层级的商业体系建设入手,着力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有效打通城乡消费链条,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
这也成为接下来促消费的发力点。《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以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部署,从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县域商业体系、畅通农村消费渠道等不同层级消费市场发力,全方位激发我国巨大的内需潜力。
10月26日,《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正式发布,聚焦构建全球多元融合的消费资源聚集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推动形成区域消费联动发展新格局等六方面重点任务,提出20项具体举措,明确用5至10年时间,培育建设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事实上,作为加快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举措,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经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并在加速推进。近期,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工作。随后,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建立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推动五个培育城市的建设。
五个入选城市也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纳入本地“十四五”规划,并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例如,上海明确,突出高端资源集聚、市场创新活跃等优势,着力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全球消费目的地;北京提出,发挥大国首都功能,全面实施消费新地标打造、消费品牌矩阵培育等“十大专项行动”。
在打造标杆示范效应的同时,商务部还在推进步行街、商圈建设,发展连锁便利店,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进一步提升城市消费。不仅如此,县域消费和农村市场也在同步发力。王炳南提出,将扩大农村消费作为接下来的促消费重要方面,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企业的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繁荣农村市场,推动乡村振兴。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充分发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与有关部门一道,统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考虑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消费发展需求,系统全面促进消费供给体系、需求结构、流通网络和发展环境提质升级。并提出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布局区域消费中心,加快贯通县乡村的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等举措。
相关举措正在紧锣密鼓落地。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发布当天,商务部还推出了《“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将“服务乡村振兴,带动下沉市场提质扩容”作为七大任务之一,并从推动农村电商与数字乡村衔接、培育县域电子商务服务、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机制和模式、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等多方面推出举措。此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17部门印发文件,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作出了具体部署。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看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城市商业、县域商业、农村电商等促进举措覆盖了从城市到农村的消费市场,充分利用我国消费市场的大纵深,促进城乡消费市场梯度升级,畅通城乡消费,全方位、多领域激发和释放内需潜力。
陈丽芬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扩大消费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她提出,针对目前消费增速放缓趋势,政府既采取短期刺激政策,同时从长远、全局角度考虑,统筹各个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全面挖掘内需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增强我国消费市场的后劲和韧性。“随着扩大消费政策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扩大内需政策逐步发酵,消费市场后劲将进一步凸显,全年消费将会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主要内生动力作用。”陈丽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