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服务新发展格局 广交会搭好新平台

彭婷婷    2021-10-21 16:50:45    中国商报网

“线上平台累计访问量3000多万次,参展企业累计直播4.3万场次,超过35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线下展展览面积约4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7795家,累计进馆60万人次……”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10月19日在广州圆满落幕。5天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汇聚于此,拓市场、创品牌、谋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广交会线下展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同时,它也见证了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传递出中国外贸稳进担当、中国制造提质增效以及中国企业蜕变成长的韧性和活力。

 

共享发展新平台

从广州海珠桥边1.8万平方米的小馆到琶洲塔下11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展馆,从13家参展商到2.5万家外贸企业,从1223位采购商、1754万美元成交额到20万采购商、300亿美元成交额……历经65年至今,广交会已举办了130届,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本届广交会首次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办展,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启了广交会双线办展的新模式、新常态、大场景。

据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介绍,本届广交会参展的品牌企业超2200家,优质企业占比跟历届广交会相比显著提升。据了解,在广交会展馆上所展出的商品种类,20%-30%均为新产品。如第127、128、129届所发布的新产品为约60万件、73万件和84万件,分别占了当届所展出商品的28.3%、29.6%、30.4%,呈逐步上升趋势。

此外,“广交会见证了线上、3D、VR和社交网络等新的展示、宣传、交易模式,其商品和服务线也与时俱进,扩大了广交会的深度与广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陈佳对记者表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广交会为中外企业合作共赢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和机遇。

 

助力外贸创新发展

广交会一直都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扎实稳外贸、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各类外贸主体迎难而上,我国外贸展现较强韧性,实现较快增长,贸易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有力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近日表示。

据介绍,今年1至9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金额分别为28.33万亿元、15.55万亿元和12.78万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另从份额看,据世贸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14.6%,中国商品满足了各国各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虽给全球产业链带来巨大冲击,但也促进了线上消费、电子商务在海外的迅速普及,外贸创新发展活力尽显。统计显示,我国跨境电商规模5年来增长近10倍,市场采购贸易出口6年来增长5倍,海外仓数量超2000个,新业态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不仅如此,本届广交会上,支持外贸创新发展的利好政策进一步明确。例如,年底前增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广东等地实现全省覆盖;加快发展海外仓等新业态,推动建设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加强贸易数字化国际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打造一批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等。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广交世界,互利天下。本届广交会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采用境内外招商双轮驱动策略,广邀境内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会,有力推动内贸外贸联通。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广交会要努力打造成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储士家表示,纵观国内,广交会具有强大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对地方经济具有极强的拉动效应;放眼世界,广交会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交流和友好往来。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会采购商占境外采购商总人数一半、参展企业占进口展参展企业的70%,成为境外最大的参展参会群体。

“新时代新机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功举办线下广交会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陈佳表示,相信广交会会成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下一篇:利好密集落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