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商务部召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工作。
会上,对于北京市的具体工作目标及培育任务,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在回答中国商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北京市将力争全面提升“六个度”的关键指标,包括打造2-3个千亿元级规模世界级商圈、入境游人数年均增长5%以上、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到800家左右等。
“六个度”关键指标
据介绍,这“六个度”的关键指标分别包括: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以及政策引领度。
杨晋柏指出,在国际知名度方面,北京市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将显著提升,打造2-3个千亿元级规模世界级商圈,入境游人数年均增长5%以上;在消费繁荣度方面,全球消费的带动力、辐射力、引导力、创新力显著增强,最终消费率超过60%;在商业活跃度方面,对全球消费链的掌控力显著提升,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到800家左右。各区至少有1个现代化综合商圈和1条商业步行街,各平原新城至少有1家五星级酒店。
此外,在到达便利度方面,市内国际国内高效畅通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市交通枢纽与商业体的通达度、融合度显著提升;在消费舒适度方面,“放心消费”软环境持续优化,消费配套服务的“典范之城”和服务品质的“首善之城”基本建成;在政策引领度方面,促进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与“两区”等“五子”政策联动更加紧密,消费市场开放度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为了狠抓真招实策,谱写“北京消费”扩容提质新篇章,目前多项培育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
“今年拟完成的20项任务已完成9项。王府井等13个传统商圈和长安商场等8家 ‘一店一策’企业改造基本完成;郎园Station等4个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在孵品牌已达40多个。其次是深入挖掘111个重点项目带动效应,2021年拟完成的31个项目已正式运营11个,其中环球主题公园今年国庆假期带动北京外来消费增长超15%。”杨晋柏表示。
杨晋柏介绍,充分发挥91项创新政策叠加优势方面,其中已出台54项,执行率近60%。商务领域将于今年底前出台14项政策,已出台品牌首店、总部企业发展等5项政策。在联动打响“2021北京消费季”21项主题活动品牌影响力方面,累计开展“首发节”等商旅文体活动超过2000项,截至10月初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9.8%,全市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消费供给多元化品质化
为了进一步优化全域消费空间版图,北京还将深入实施消费新地标打造行动,建设优势互补、特色凸显的消费地标。例如,依托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推进王府井商圈“商业+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依托华贸、国贸、SKP等商业综合体,加快形成千亿元规模的世界级商圈。
同时,推进西单-金融街商圈一体化的建设进程,打造以“品牌+品质”为特色的时尚魅力消费圈。将首钢园培育成为以“体育+创意”为特色的全球首发的消费圈。以环球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建设城市副中心新型消费圈。
杨晋柏强调,在打造优质消费品牌集聚中心方面,还将深入实施消费品牌矩阵培育行动,构建“集聚、传承、孵化”全链条培育体系,打造“美食、时尚、绿色”多元化消费品牌。力争到2025年,吸引国际国内品牌在京开设3000家以上首店、创新店、旗舰店,打造10个左右老字号聚集区,孵化100个以上新消费品牌,引进500个左右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
消费联动发展新格局
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指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一项中长期工作,需要从整体、宏观、长远的角度谋划设计好、推进落实好。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消费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态势,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总额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比2019年同期增长8%。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8%,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当前消费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平衡,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情、基数提高等因素叠加影响,保持消费稳定还需加大力度。”王炳南表示。
王炳南指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各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标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强。国务院决定在五座城市率先开展培育建设,目的是要树立标杆,形成示范,通过这些城市的引领作用,带动培育城市以外的地方形成一批各具特色、辐射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区域性地方消费中心城市,跨城市、跨区域整合消费资源,推动形成消费联动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