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降准预期落空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重过“3”关

2021-10-19 11:10:44    上海证券报

 时隔三个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重上3%,债市也将此前在7月降准后的涨幅多半收回。

面对大幅回调,市场上分歧之声渐渐加大——到底是“债熊”的开始,还是乐观情绪的修正?市场在冷空气席卷全国的秋意中等待一个答案。

 

降准预期落空

“降准”预期高涨但迟迟未能兑现,让整个债市的调整幅度继续扩大。10月18日,债市再度遭遇打击,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早盘轻松站上3%大关,此后震荡走高,十年期国债活跃券210009的收益率一度站上3.04%。国债期货市场反应更加剧烈,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跌0.52%,这也是近两个月来最大跌幅。

“如果10月初债市调整是由于大宗商品大涨引发潜在物价上行担忧所致,而周一大跌便是降准预期的落空。”一位债券研究人士表示。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在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表示,四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对于政府债券发行和税收缴款以及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等阶段性影响因素,人民银行将综合考虑流动性状况、金融机构需求等情况,灵活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投放不同期限流动性,熨平短期波动,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资金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此前,市场关注四季度巨额MLF到期,叠加专项债加码发行后,在央行的政策选择中,调降存款准备金率被一些机构认为是可选项。但央行并未透露是否降准,市场预期或将落空。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历史均值,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市场分歧加码

市场对债市未来走势也存在较大分歧。国泰君安固收分析师覃汉认为,整体上,国债收益率已经走入上行趋势中,叠加市场情绪明显走弱,趋势扭转难度较大。

中信证券固收分析师明明认为,在大宗商品“拐点”到来之前,物价上行的担忧对于利率的压制会一直存在。在未来信用环境大概率边际向好的背景下,利率上行的趋势可能还未结束。

也有不少机构认为,此次调整仍是对此前乐观情绪的进一步修正。兴业证券固收团队认为,短期内债市可能面临一定“逆风”,市场对于流动性的预期修正、滞胀预期扰动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回调,但从中期来看,融资需求转弱、政策防风险的逻辑没有发生变化,债市趋势难言反转。

太平洋证券固收分析师陈曦表示,近期市场重挫,背后有比较强烈的通胀及“宽信用”预期。但央行不存在“紧货币”可能性,市场调整难以持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难以长期在3%上方驻守。

 

大类资产配置面临挑战

债市异动也在影响整个市场的资产配置。“如果国债收益率持续走强,那对各类资产都会有一定影响。”前述债券研究人士表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从政策角度看,目前政策组合是“稳货币、松信用、宽财政”。出现大宗商品大幅上行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预计年内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下降,年内或将不会降息,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也降低。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性调节,央行或将推出结构性优惠利率和准备金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减排效应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年内债市利率可能易上难下。未来A股总体或呈区间震荡走势,趋势性行情难度加大,但结构性机构值得关注。同时,预计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起大落的概率很小,双向波动特征将进一步强化。”唐建伟表示。

明明表示,央行再次强调流动性供求基本平衡,四季度降准的概率进一步降低;碳减排支持工具大概率是绿色再贷款,进一步淡化定向降息预期,强化宽信用预期。股票市场中的新能源相关板块有望受到绿色再贷款政策出台的提振。我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需要大量清洁能源相关投资,而绿色再贷款政策将为产业绿色转型过程提供低成本资金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各地加大“三秋”工作力度 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篇:三维度透视中国经济:持续恢复 稳中向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