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会议中的不少说法引起广泛关注与解读。比如:“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共同富裕”之于当下的意义,在民族复兴的宏大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已经非常清晰。对个人来说,难免关心自己处在“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的哪个区间。对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读懂“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我们大体理解为: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先进的企业要更多回报社会。
企业一旦做大到一定程度,公益慈善、社会责任这些动作基本上是标配。哪个大企业的“年度社会责任”事项写不满几十页纸呢?前些年,甚至有些企业与企业家为了标榜自己的实力,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会努力表现超规格“回报社会”的姿态。
在我看来,实现企业回报社会的“传统套餐”需要升级换代,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加大力度,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助力社会发展,这意味着资金数量级的变化;二是从源头抓起,重新梳理企业发展逻辑,推动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
就此而言,中国企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近期抵御河南水灾中的行动,实际上已呈现出回报社会方向升级的端倪。比如,互联网平台联手支持政府开发“健康码”系统,为防疫带来了不可或缺的支持,也让许多官员、学者和公众认识到:技术可以释放巨大的社会价值。
7月中下旬暴发的河南水灾,从捐款额度、救援速度等层面看,很多企业都有出众表现。反过来看,那些为了商业利益而罔顾社会价值的企业,将越来越没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哪怕侥幸做大,也会很快成为众矢之的,难以长久繁荣。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的。大企业能否在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多重语境下深刻理解这道命题,并投入快速而持久的行动,关系到未来几十年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