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加强平台经济治理机制创新

孟凡新    2021-08-26 11:33:06    经济日报

平台经济是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果,是数字经济的典型样态。平台经济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不仅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有助于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也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智能化、全域化、个性化、精细化水平。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这是基于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对优化平台经济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平台经济治理机制创新,不仅是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发挥平台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

加强平台经济治理,核心在于形成高效的市场规则供给、良性的市场组织生态和完善的权益保障机制,以有效解决平台垄断、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形成有利于创新活力激发的新型市场。对此,有三重目标需要重点把握。

一是高效的市场规则供给。有效的市场运行离不开高效的规则制度供给。相比传统线下市场,平台经济具有主体多元、客体多样、业务多维、竞争多变等特征,监管的难度和复杂性更高。在市场发展初期,依托平台企业所提供的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规则、协议等,起到了辅助平台内市场运行的作用。但平台企业在规则供给方面往往容易出现目标短期化、协调机制不强等问题,导致平台规则供给不全面、不充分。随着平台经济进一步发展,外部效应开始显现,这就需要政府完善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基础性制度,与平台企业的内部规则形成良性互动,保证平台经济有序运行。

二是良性的市场组织生态。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有序竞争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标志,也是平台经济治理的基本要求。由于存在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平台经济更容易出现经营者集中、产生损害竞争的垄断结构等问题。加强平台经济治理,关键要构建起健康有序、边界清晰、创新激励的发展生态,有效规避市场恶性竞争,保障平台经济相关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进而实现市场结构的均衡性、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是完善的权益保障体系。平台经济汇聚了平台企业、商户、个体从业人员、消费者等各类主体,加强平台经济治理,有效保护平台、平台内经营者和平台从业人员等合法权益,不仅需要通过健全平台内契约来约束陌生人之间的经济行为,更需要通过外部规制和法治保障,来确保各类平台经济参与者的合理利益不被侵害。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平台经济治理进一步走向法治化、常态化和有序化,但平台企业发展的规范性、监管体制的适应性、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的有效性等尚待提升,特别是基础性制度建设滞后、监管有效性不足、规则互动性不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平台经济的健康有效发展,亟待不断改善和提升。要认识到,平台经济有效治理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加强平台经济治理机制创新,提升平台经济运行效率,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其一,健全的基础性制度体系是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性制度带有方向性、根本性,事关平台经济发展全局。通过完善健全数据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基础性制度,补齐制度短板,进一步细化和廓清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劳动保护等重点领域平台治理的责任边界,加快构建更加成熟的平台经济治理基础制度体系,能够为平台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其二,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能的监管。基于平台经济特点,需要加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框架,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根据平台信用等级和风险类型,进行差异化监管,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监管的有机协调,以及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的高效协同。同时,通过包括平台经济领域信用体系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社会监督机制,有效规范平台经济参与者行为。

其三,平台经济治理要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建立在多中心治理理论基础上的合作治理模式,对解决平台经济外部性具有积极意义。要加强监管部门与平台企业的信息互换、执法互助,强化平台经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行业公约等制度的配套衔接,增强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互补性,提高治理整体效能。

其四,平台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强化平台社会责任是应有之义。一方面,要加强对消费者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还要支持和引导平台企业强化普惠性技术创新应用,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赋能实体经济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平台企业与实体经济企业协同发展。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平台连接各方行为的约束性规制和激励性支持,强化平台在数据安全、食品健康、公共交通等领域的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注册制倒逼中介机构勤勉尽责
下一篇:“产业大脑”赋能智能化生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