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支付牌照成构建金融生态圈“必争之地”

2021-04-09 10:17:00    经济参考报

支付市场再迎巨头。近日,华为通过收购讯联智付100%股权,拿下了一张移动支付牌照。此前,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通过收购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拼多多关联公司也新增“拼多多支付”商标申请。美团、小米、京东、滴滴、携程等在支付领域也都已有“照”在手。

分析人士指出,支付牌照已成巨头“必争之地”。相比借助第三方公司,自己拿下牌照做支付,能够节约通道成本,还能够构建自己的账户体系,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的闭环和数据沉淀,打造金融生态圈。同时,在金融业务持牌经营的监管环境下,巨头自己拿下支付牌照,也有利于规避潜在的合规风险。

 

巨头纷入场 支付牌照成“标配”

近日,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发生股东结构变更,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此次华为全资控股讯联智付,意味着华为拿下了一张移动支付牌照。

与此同时,华为启动了支付业务相关招聘计划。在华为官网的招聘栏目上,招募包括移动支付服务工程师、移动支付金融产品经理、电商支付产品架构师、电商支付风控产品经理等岗位。

事实上,支付领域早已是巨头的必争之地。今年年初,抖音支付上线,支持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卡的绑定支付,抖音还拿下了2021年央视春晚红包互动权。此前,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通过收购武汉合众易宝科技有限公司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去年底,拼多多上线了“多多钱包”,支持用户进行支付、充值、提现、绑卡等操作。今年1月,拼多多关联公司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一项“拼多多支付”商标申请信息。

更早之前,美团收购钱袋宝、小米收购捷付睿通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京东、滴滴、携程等在支付领域也都已有“照”在手。

“支付牌照已成巨头竞逐的赛场,此次华为的入局既能够提升整个支付市场的活力,也表明支付牌照对于巨头而言存在较高的商业价值。”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说。

 

构建数据闭环 打造金融生态圈

专家表示,相比借助第三方公司进行支付业务,自己拿下牌照做支付,能够节约通道成本,还能够构建自己的账户体系,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的闭环和数据沉淀,并借此打造金融生态圈。

“首先,有了支付牌照自己做支付,能够降低成本,节省一笔不小的支付手续费。”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说。

例如,根据拼多多招股书,2018年,拼多多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在支付解决方案、云服务和用户互动等多个领域合作。腾讯同意向拼多多提供微信支付服务,并根据交易收取支付处理费。

另一方面,专家指出,对于科技互联网巨头来说,支付牌照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企业可借此打造自己的金融生态圈。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除了构建自己的支付通道,支付牌照的另外一个功能是构建账户体系,形成信息和数据闭环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用户画像。传统生态中,企业虽然也可以依靠姓名、手机号、邮箱等构建注册账户,但这些属于“弱验证”信息,价值有限;而支付账户需要绑定银行卡,属于“强验证”的金融类账户,沉淀的金融数据具有非常高的商业价值。

王蓬博表示,支付一直以来都是基础的商业赋能工具。作为平台类型的商家,没有支付就没有各种数据,就难以直接触达C端流量。有了支付牌照,形成自己的账户体系和用户绑定,才能够真正实现用户在自己生态体系的留存,为业务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开展金融增值服务。

苏筱芮也表示,支付作为金融业务交易流转的底层支撑,在金融生态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支付为节点既可以连接C端用户,又可以连接B端商户,还可以搭建开放平台聚合各类资源,支付能够与各种零售场景结合,充分发挥巨头的用户优势与流量优势。

 

持牌经营规避合规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支付属于金融业务,巨头自己拿下支付牌照,还有利于规避潜在的合规风险。

近来,监管层频频喊话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发表研究文章《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中提到,要管理好金融机构风险,金融是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所有金融活动必须依法全面纳入监管,持牌经营,坚决制止违规监管套利。

同时,支付行业监管和市场准入也逐步趋严。今年1月,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将支付机构纳入了“先证后照”的准入监管体系,亦提高了支付机构的准入门槛,拓宽了央行对支付机构变更审批的事项范围,强化穿透式、多方位监管。(记者 汪子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银保监会升级人身险乱象整治行动
下一篇:机构预测3月CPI同比涨0.2%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