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财政收入恢复增长保障重点支出

2021-03-19 10:26:44    经济日报

3月18日,财政部发布财政收支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和支出均实现较快增长,分别达到18.7%、10.5%。财政收入为何能实现较快增长?从哪些方面反映经济运行特点?今年的财政支出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就相关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主体税种增幅大

统计显示,前2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05亿元,实现恢复性增长,这主要是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

“今年开局的财政收支运行平稳,体现了经济恢复性增长对财政收支的支撑,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组成。1月至2月累计,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长19.9%,主要是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等带动。企业所得税增长13.2%,主要是企业利润稳步增长。“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反映整体市场活力增强,企业交易行为活跃,经济活力增强,带动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多个税种收入增幅较大。”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展望全年形势,白景明认为,财政收支运行会保持紧平衡状态,主要原因是目前经济还处在恢复性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同时,今年减税降费保持较大力度,支出增长刚性比较强。

 

保障基层“三保”支出

1月至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733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教育支出5749亿元,同比增长1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84亿元,同比增长10.5%;卫生健康支出3074亿元,在去年同期增长22.7%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增长13.2%。

“今年前2个月保持了一定的支出强度,体现出我国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支出增幅较大集中于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和社保等领域,反映出对民生的关注及对基层的倾斜。”李旭红说。

此外,中央本级支出同比下降10.2%,扣除去年同期铁路运输支出不可比因素后下降5.5%,体现了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

在收支矛盾总体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财政部表示,中央财政始终将基层“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2021年在实际新增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压本级、调结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剔除特殊转移支付后实际增长7.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我国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探索出的一项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旨在确保中央财政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有效防范资金分散和截留,确保资金能够精准落实到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表示。

 

专项债券紧跟项目

今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券安排3.65万亿元,比上年减少1000亿元。已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较大,政策效应在今年会持续释放。

1月至2月,全国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181亿元,全部为再融资债券。3月初,财政部已提前下达各地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7700亿元,并要求地方尽快将专项债券额度对应到具体项目。“专项债券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工具,今年通过优化债券资金使用,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专项债券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李旭红表示。

“通过持续努力,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制度体系已经建立,法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应完善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机制,抓实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工作。”马海涛说。

(原标题:财政收入恢复增长保障重点支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商务部: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下一篇:离岛免税之后 市内免税店能否再火一把?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