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佳文)受益于各项政策利好,新年伊始车市喜讯频传。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实现开门红,达到216万辆,同比增长25.7%,是过去10年中的第二好表现。其中,销量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市黑马。
现状:主要指标大幅增长
2021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开局状况良好,新车、二手车、报废机动车回收等主要指标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当月汽车产销同比增长30%左右。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8.8万辆和250.3万辆,同比增长34.6%和29.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尤为突出。产销量分别为19.4万辆和17.9万辆,同比增长2.9倍和2.4倍。
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超40%。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43.2万辆,同比增长45.4%。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数量同比猛增近70%。全国机动车回收数量20万辆,同比增长67.6%。
中汽协分析认为,1月汽车市场主要指标同比实现高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2020年1月涵盖春节假期,工作日较今年1月少了4天;其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月主要指标基数较低。
此外,多家汽车企业近日也发布了1月销售数据,一些企业增长甚至超30%。
其中,高档豪车销售比较火,国内生产的豪华车销量完成32.9万辆,同比增长58.2%,继续保持增速领先。1月,高档车销量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21%。乘联会指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地过年”的民众消费购买力较强,推升高档车市场发展。如奥迪品牌1月同比大增35.8%;奔驰E级、GLC等车型1月销量分别为2万辆左右,势头非常猛。
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表现也可圈可点。蔚来汽车在头部3家中稳居首位,1月共交付新车7225辆,环比增长3.1%;小鹏汽车交付6000多辆,同比增长470%;理想汽车1月交付超过5300辆,同比增长355.8%,但却是第一梯队唯一出现环比下降的车企。以上3家企业同时创下了单月销量新高。
政策:继续促进汽车消费
汽车产业有着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和高新技术吸附性,一直被许多国家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去年以来,我国出台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从去年7月开展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已经完成了山东青岛、江苏、海南、四川等多个专场活动。
今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正式实施,1月5日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由工信部牵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上确定,今年将启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出台更多使用环节优惠政策,进一步拉动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
“新能源汽车下乡启动以来,相关车型在过去几个月的销量已经超过18万辆。”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表示,这充分说明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拉动作用。乡村市场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不靠补贴率先进入市场化的起点,相关部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落地。
2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印发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的通知》,对当前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的主要工作任务和一些地方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以进一步落实用好用足促进汽车消费政策。
除了新能源汽车以外,下一步,我国将协同推进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开发更多适合消费者休闲娱乐、生活服务、自动驾驶等功能。同时,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汽车消费。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的申报,研究奖补支持政策,以公共领域电动化有效带动私人消费,从而提振汽车消费,推动产业发展。
未来:有望实现正增长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中国仍将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该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2%,而中国经济将增长1.8%;2021年,在疫苗接种等利好因素推动下,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2%,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8%。可以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领先全球,无疑也将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乘联会也预计,今年车市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销量有望恢复正增长。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1月车市高开,但数据含金量不足,全年销量增长压力仍不小。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对全年销量增速保持4%的预期。有业内人士也表示,若今年国家促消费政策进一步深化,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车市有望迎来平稳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虽然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井喷式销量增速,使消费者出行方式有了新选择,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违规建设等乱象也引发了多方关注。国家发改委此前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加强汽车产业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上明确,今年将加强项目投资和生产准入管理,坚决遏制盲目投资现象,推动提高产业集中度,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财政部等四部门也提出,将加强汽车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严格执行新建企业和扩大产能项目等规范要求。加大僵尸企业退出力度,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违规建设等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