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梦秋)对仗工整的春联、精美的中国结、圆鼓鼓的灯笼……这些饰品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春节期间,中国商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多家超市,发现春节饰品创意频出,彩灯灯笼、卡通对联等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
“过年不回家,一个人在北京过节也要营造氛围,想着买幅春联贴贴。”正在北京市朝阳区双井家乐福选购春联的王先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超市在三层开辟出了一块面积很大的春节饰品区域,前来选购的消费者年龄层次非常广,不仅有银发老人,也有一两岁的小孩。
“今年来买春联的年轻人尤其多。”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主要是中老年人来购买春节饰品,今年消费者的年龄层次更广了,中老年人购买传统春联的比较多,年轻人则更偏向于购买创意性产品,比如牛年玩偶挂饰、中国结以及灯笼串等。
线下红火的春节饰品生意,线上也同样热闹。在某购物网站输入关键字“春节”,弹出来许多春节饰品,其中销量最高的是一款“春节对联大礼包”,其中包括了对联、门贴、窗花、红包等。此外,卡通形象的装饰品也十分畅销,甚至有商家大胆创新,一改春联往日红底黑字的庄重形象,采用粉红色为底色,融入小牛卡通形象,让春节“萌”了起来,更富有青春活力。
迷你版春联“意外”走红。“今年进了近一万元的货,全部卖完。”一家售卖春节饰品的网店店主告诉记者,今年许多人留在城里过年,大多住公寓楼,户与户之间间隔小,不适合张贴传统的大对联,小巧的春联更符合大家的需求,因此卖得特别好。
年画挂历则引发了“怀旧潮”。自从有了电子手表和智能手机,挂历渐渐淡出千家万户的视野,在如今“怀旧”潮的推动下,许多制作精美的挂历重新走入大众视野。印有年画的挂历,不再是看日期的工具,而是一件艺术品。记者发现,在网上,印有国画的挂历销量最高,其中,祥云、灵芝、芍药、祥云等传统吉祥意向出镜率非常高,“中国风”成为潮流。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的习俗从宋朝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书法和文字的比拼,更是一种仪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传统习俗与现代元素不断碰撞,这一习俗也将继续焕发生机,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