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重大改革。集采后,药品价格进一步趋于合理,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已开展了三批全国集采,药品平均降价54%,每年节约费用530多亿元,惠及亿万患者。
1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以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同一天,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关于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1-1)》的公告,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正式启动。
药品降价更进一步
据了解,第四批全国集采涉及45个品种、80个品规,具体品类仍以化学药为主。
随着一致性评价的持续推进,国内具备参加集采资格的药企日益增多,与第三批全国集采相比,第四批全国集采的单一品种入围企业最多增加到10家。
同时,中选厂家规则继续拓宽。从首次带量采购的独家中标,到扩围时最多3家,第三批国采入围企业最多8家。此次则是进一步放宽,当申报厂家数量大于等于13家时,最多入围10个厂家,给予企业更多机会,也便于产品保障供应。
上述公告也明确规定了各品种各地首年约定采购量: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1家的,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50%;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2家的,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60%;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3家的,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70%;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4家及以上的,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80%。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议价的药品应该会面临一轮大降价。因为前几批全国集采中标产品价格都有大幅下降,所以降价是集采的必然趋势,且随着拥有申报资格的药企数量增加,相关品种存在不小的降价空间。
近期,一些医药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因为产品纳入了第四批集中采购品种范围,提示市场空间和定价均存在下降风险。
去年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公布了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本次医保目录调整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其中119种谈判成功,谈判成功率为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
药企洗牌再提速
从口服药到注射剂、吸入剂,再到医疗器械,全国集采的产品范围在一步步扩大,未来中成药和生物药也有望逐步纳入全国集采范围,这不仅大幅降低了医保支付压力,也加剧了医药产业的竞争,具有规模优势和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药企,将在集采中逐步壮大,而中小型药企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困境。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表示,注射剂较口服化学药门槛高,是大企业重点布局方向,随着更多注射剂品种纳入全国集采,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也代表企业有以量换价的市场机会。集采常态化下,医疗板块洗牌与价值中枢上行预期是明确的,全国集采频频中标、基本面良好、有创新药研发的上市药企,将会在集采中逐渐做强做大。
渤海证券研报指出,集采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的同时,也存在结构性机会,目前市场上依旧大量存在原研厂商销售规模占据绝对优势的品种,且此前三批集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研厂商出于全球价格体系维护等原因,降价激励稍弱于国内企业,过评仿制药有望加速进口替代,同时仿制药集采降幅平均超过50%,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优势逐步凸显。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表示,由于集采趋势下普通仿制药已进入微利时代,在首仿药和新药获批加速、医保对接等政策鼓励下,更多创新药、首仿药会成为药企寻求市场突破的发力点。
“具备原料制剂一体化及产品集群优势的药企,可以凭借研发优势、产品规模优势等受益于当前的医疗体制改革。这也是目前资本重点关注且估值较高的企业。”龚涛说。
多重利好加快释放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切断了药品流通的利益链,规范了药品采购和配送行为,有利于降低群众药费负担、保障群众用药安全,目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多维效应初现。
据国家医保局测算,对三批集采的112个品种按约定采购量,年药品费用从659亿元下降到120亿元;按报销比例60%计算,可为患者节省216亿元,为医保基金节省323亿元。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部署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以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一是按照保基本、保临床原则,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和医用耗材。二是仿制药、原研药和参比制剂均以通用名参与采购,通过质量和价格公平竞争产生中选企业和药品、耗材。医疗机构要确保优先使用中选药品。三是集中带量采购要在为患者减负同时,兼顾企业合理利润。对节约的医保费用按规定给予意料结构节余留用奖励,努力使这项改革实现患者和药企、医疗机构都受益。
平安证券分析认为,随着第四批带量采购工作开启,每年两批集采已成常态。以第二批、第三批集采平均降幅53%为依据,第四批集采药品平均价格降幅或仍超50%。集采的常态化将带来药品竞争格局的重构,有望加速进口药企占主导的品种的国产替代,为国内药品企业带来机会。
“政策引导渠道的层级减少,结构扁平化成为医药渠道的转型方向。”在九州通营销总顾问耿鸿武看来,“原来以带金销售为主导的销售模式被彻底颠覆,未来渠道营销成为仿制药的主要销售模式”。(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