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发展遭遇重大冲击,但在“六稳”“六保”政策持续发力支持下顽强拼搏,为国民经济率先恢复正增长作出很大贡献,彰显出极强韧性。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各方面在帮扶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定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但同时指出,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小企业仍面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等诸多困难。为此,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就是着重抓好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领域,聚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着力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一目标。这个“321”工作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有利于纾解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现实困难,更有利于加强中小企业长远发展韧性,对于巩固壮大中小企业发展十分重要。
过去一年,已经出台了不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但部分地方认识还不到位,惠企政策落地还不实,难以公平获得生产要素等问题依然存在,中小企业发展基础仍有待夯实。因此,还需要在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领域健全完善。过去一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们出台一系列为中小企业纾困的财税金融政策,着眼于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但更多的是将有效应对冲击、促进改革和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紧密结合。目前许多阶段性政策已上升为制度性安排,关键就是将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困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老大难”问题,既要靠金融机构责任担当,更要靠金融制度创新。新一年,金融机构还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敢贷、愿贷、能贷,创新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等金融工具。尤其要做好长期性、基础性制度研究,可借鉴国际惯例和国际上成熟做法,探索多渠道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一方面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中小企业在合法合规中创新经营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好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以稳定企业家预期。
练就金刚之身,方能百害不侵。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必须认识到,当前市场有波动、经济有起伏、结构在调整、制度在变革,这是客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长期调整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还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民营企业要主动适应,危中求变,以变应变。中小企业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新发展阶段,要着力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上充分“练就内功”,在开发面向市场需求的专精新特产品与服务、协同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配套服务、主动参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这是中小企业的独特优势,也是提升中小企业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的不二法门。(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