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 专家认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大有可为

2021-01-11 10:22:37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琪

日前,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2021年金融热点问题重磅发声。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于金融业在服务绿色发展、促进相关目标实现方面有哪些安排,易纲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将发生深刻转变。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是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

“中国的绿色金融起步较早,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居世界第二。”易纲表示,下一步,关键是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

为此,易纲提出,要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一是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做好统计、评估和监督等工作;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对社会公开披露碳排放信息;三是构建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增加碳减排的优惠贷款投放,科学设置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等;四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建设碳市场,发展碳期货;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绿色金融标准要“国内统一、国际接轨”,争取年内完成《中欧绿色金融共同分类目录》

值得一提的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也是央行在1月4日举行的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上所部署的十项任务之一。会议提出,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此外,在2020年12月份举行的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易纲发表视频演讲称,央行将继续探索利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

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作用,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陈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我国提出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表明未来我国将更积极地履行气候变化相关的责任,这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绿色金融涉及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一方面要建立对“绿色”更加与时俱进的定义和标准,另一方面要扩大绿色的覆盖面,尤其是强调绿色普惠金融的发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从中受益。同时绿色作为一个“另类”数据,应当纳入金融科技体系中,让绿色成为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因素之一。

“金融资源是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管控闸门。所以碳达峰和碳中和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央视央广财经特约评论员孙兆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积极有效的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任务,强化对“两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信贷管控,发展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债券和绿色项目基建,做好直接投资;也要有效参与碳交易,发展好碳金融。金融监管应鼓励碳金融创新。总体来看,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大有可为,并应大有作为。

某信托公司固收投资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作用应该做到几方面:一是,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激励机构加大对这些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在考核、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倾斜;二是,建立绿色金融服务的标准体系,包括信评标准、产品服务标准、风险管理标准等,完善和优化产品结构,构建包括信托、租赁、基金、股权融资等融资产品,并加快培养理解并熟悉绿色金融服务标准的相关专业人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首席经济学家把脉全球经济 内需拉动中国经济继续领跑
下一篇:今年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或达3万亿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