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综合改革实施3个月以来,“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效果明显
□老问题在逐渐改善的同时,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仍需重点关注
□各公司要彻底转变过去片面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发展理念,要以效益质量为核心、依法合规为底线
◎记者 黄蕾 ○编辑 颜剑
车险综合改革运行3个月有余,期间银保监会已连开6场座谈会——抓住老问题,紧盯新动向,强力纠正车险市场乱象。
上海证券报昨日获悉,在最近召开的两场座谈会上,与会各方在肯定前期座谈会成效之余,也提出了车险市场多个仍需重点关注的新问题、新乱象。监管人士表示,一定要遏制住当前违法违规行为的苗头,决不让市场秩序的搅局者破坏改革的顺利实施。
“双降”和“双升”趋势延续
在2020年10月、11月各开两场座谈会的基础上,2020年12月22日、23日,银保监会财险部又开了两场座谈会。人保、平安等10家财险公司和保险业协会、精算师协会、中国银保信,以及13个银保监局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在座谈会上汇报改革实施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
车险综合改革实施3个月以来,市场运行较为平稳,“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效果明显,基本延续了保费价格下降、手续费率下降“双降”和保险金额增长、商车险投保率增长“双升”的趋势,市场乱象得到明显规范。
座谈会上交流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的车险保费支出明显下降。其中,交强险单均保费从858元下降至836元,降幅为2.5%;商车险单均保费从2763元下降至2068元,降幅为25.2%;90%的消费者车险保费下降,其中,保费下降幅度超过30%的消费者比例达到69%。
手续费率大幅下降。当前全国平均手续费率为11.7%,有效遏制了改革前通过高手续费进行恶性竞争的市场乱象问题。
交强险和三责险保额大幅增加,商车险投保率上升。其中,交强险保额从改革前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三责险平均保额由改革前的92万元提高到129万元,车损险投保率由改革前的60%升至65.6%,三责险投保率由改革前的83.3%升至88.7%。
一些老问题已得到改进
在2020年10月和11月多场座谈会上谈到的一些问题,从目前来看已有所改善。“这说明座谈会后,相关单位积极采取了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
比如,新车定价较高的问题。以家用车为例,全国自主定价系数均值已由2020年10月的1.033下降到2020年12月座谈会召开时那一周的0.985。
又如,“地板价”保单占比较高的问题。当时提到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区,经过当地银保监局的及时介入和窗口指导,这一占比已显著下降。从机构方面来看,中小公司中自主定价系数为0.65的保单件数占比超过30%的机构,也由12家下降到5家。
再如,调整车险考核指标的问题。2020年11月座谈会召开以后,大多数公司均对2020年考核指标进行了调整,下调了规模类指标考核权重,上调了效益类指标权重。
紧盯隐形变异式违规
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指出,老问题在逐渐改善的同时,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仍需重点关注。
比如:湖南、云南等部分地区的车险费用水平出现反弹,局部地区手续费率已经达到35%至40%;部分地区贴费、套费等违法违规行为重新抬头,特别是在新车、营业货车、网约车等领域尤为明显;驾乘人员意外险成为违规费用的新来源。
上述负责人还指出,当前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存在较大偏离。一些公司明知新签保单的综合成本率已经到了103%以上,仍然不计成本投入高费用。
“车险综合改革对全行业是一场大考,改革触及问题的深度前所未有,各单位须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使命,确保车险综合改革目标全面达成。”在最近两次座谈会上,监管部门结合当前车险市场的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要求。
首先,各公司要彻底转变过去片面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发展理念,要以效益质量为核心、依法合规为底线。
其次,各公司进一步加强合规意识,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对于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的问题,露头就打;对于顶风违规的公司,严厉查处。
此外,各公司要按照规定提取保费不足准备金,及时反映车险经营亏损,要合理制定2021年考核指标,更加强调效益和合规。保险业协会要尽快制定并发布相关指引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