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投资自然:汇聚新动力,创造新未来——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启动会” 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出《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承诺将借助伙伴关系平台,在能力建设、知识和数据共享、资源交流等方面采取具体行动,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任务的实现。
此次会议由《倡议》核心工作组成员——世界资源研究所和国际金融论坛牵头筹备。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了 “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旨在联合金融机构、私营部门、学术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助力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短缺以及推动金融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并完善资本投资保护自然和应对气候变化机制。截至2021年10月22日,除13家共同发起机构外,已有32家金融机构、环保组织、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及企业以成员机构和重要支持机构的身份加入了该倡议。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在开幕致辞环节表示:金融机构作为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角色独特,既可以通过投资风险管理避免潜在的生物多样性损害,也能发挥创新投融资模式上的优势填补融资缺口。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环境经济学家乔万宁表示,私营部门和金融机构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加强透明度、信息披露和遵守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是关键。此外,融合公共和商业融资或者把投资回报与生物多样性成果挂钩的创新金融工具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吸引更多的资源。
会议上,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代表13家共同发起机构及32家成员机构及支持机构正式启动了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方莉表示,如何将各方的努力统筹起来形成更大的合力,还有很大的探索、提升空间。尤其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够被进入社会经济运转的系统,构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让投资有财务回报。独行快,众行远。希望可以通过建立这个伙伴关系,共同创新机制,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够被系统地融入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从抢救性保护到长效地系统性地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亟须协力调动大量的公共及社会资本,这需要多边及国内金融机构、环保组织、研究部门加强研究与深入讨论,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纳入金融决策的考量,加强信息披露,并探索多样的金融支持工具。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行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指出,金融机构应当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积极跟踪与自然相关的风险和气候风险的进展,熟悉监管机构普遍认可和应用的数据库与场景,制定计划将此类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