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青岛港供图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表现亮眼,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经贸环境,变化中的机遇带给了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新的“窗口期”。于变局中谋新局,今年上半年,青岛市外贸进出口3975.2亿元,增量达到1127.6亿元,交出了有外贸进出口统计以来最亮眼的一张答卷。
外贸马车逆风“加速”,青岛跑出了半年跨越一个“千亿级”大台阶的“加速度”,用实力证明了一个开放型经济佼佼者的信心和潜力。
窗口期 新跨越
刚刚进入2021年,青岛三柏硕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早早地开始了为全球订单备货。
随着全球对健康产业的关注不断增强,这家以生产居家健身器材为主的企业抢抓机遇,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等地。在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品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00%。
业务繁忙的不止三柏硕健康科技一家企业。“上半年出口增长300%,我们已经接到30万台订单,全年产能已经排满了。”位于青岛市即墨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内的青岛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转。集团董事长孙立表示,因订单暴增,公司正在计划新增生产线。据悉,这是以一家主要生产混合现实(MR)智能眼镜显示芯片和镜片的企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改变消费习惯,居家影音娱乐需求增长,这让企业面临国际市场订单大增的新挑战。
全年时间过半,青岛外贸亮出了一份有外贸进出口统计以来最抢眼的数据: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3975.2亿元,增量达到1127.6亿元,同比增长39.6%,增幅位居计划单列市第一位。在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规模排名前10名的副省级城市中,青岛增幅第一。
半年时间外贸增量突破11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纵观青岛外贸进出口历史数据,每上一个千亿元的台阶,都是青岛外贸的“高光时刻”。青岛外贸从4000亿元上到5000亿元的跨越,用时6年,再到6000亿元又历时3年。而这一次,仅仅半年,增量破1000亿元。青岛市商务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快速增长数据背后,有形势变化而带来的所谓“一次性因素”,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全球产业链背景下,中国经济与世界密不可分的链接关系。
一直以来,在世界供应链中,中国都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当今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并且生产能力领先全球,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已超过1/4,为世界人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
对于这一点,企业也颇有感触。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我们率先稳定疫情防控局势,又是最早复工复产的国家,供应链能力迅速恢复,及时链接全球市场,给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海外订单。”开瑞国际物流(山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玲介绍,目前欧美市场采购供不应求,公司上半年的出货量增加400%,而且从走势来看,她笃定:“今年全年局势都会很好”。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克尼不久前在青岛参加论坛时表示:“最近,我们刚刚发布了《欧盟商会的商业信心调查2021》,这个商业信心的调查代表了欧洲企业对中国商业的信心指数,我们的成员企业对于中国的预期非常高,而且有很多的欧洲企业非常乐意与中国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据悉,该商会于2000年前成立,目前已有1700个欧洲企业成员,在中国设有7个办事处。
大格局 新起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沿海开放的龙头城市更应该有所作为和担当。
利用自身区位优势,青岛初步形成集海、陆、空、铁、邮等5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枢纽。
向海,青岛港是全球第5大港,200余条航线、每月近700个航班,为青岛外贸架起了海运黄金通道。
向陆,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开行欧亚班列297列,可以通达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46个城市,青岛逐步构建起“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向空,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转场运行,这是山东省首个最高等级4F机场。这个集航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全国首批智慧机场示范项目。“空中通道”正成为青岛开放型经济新的上升空间,如何挖掘空港贸易新优势,是青岛外贸的新课题,同时也是必选题。
新业态、新模式是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强调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这条“新赛道”上,青岛向创新突破要增量,先后开通青岛至大阪、东京、莫斯科、河内、阿拉木图全货运包机航线,上半年跨境电商“垂直崛起”,进出口规模突破100亿元,成为外贸市场的“黑马”。
“青岛拥有成熟的家纺、服装、家具、家电产业链条,叠加毗邻日韩等先天区位优势,未来,进军日本市场的跨境电商卖家将迎来一波红利期。”亚马逊全球开店华北区负责人张国柱表示。
青岛中德生态园打造的中德商通平台是一家致力于深耕国际国内的电商平台。去年,中德商通抢占市场商机,与35家德国一流国际品牌集团及厂家建立长期合作,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中德商通线上运营品牌店铺达11家,线下发展区域经销商480家。今年上半年,中德商通贸易额达12.54亿元,同比增长310%。
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让青岛这座开放城市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后半程 新赛道
去年,青岛市相继获批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三试点”相继示范落地,含金量十足。它们搭建了汇聚新发展动能的平台,也勾勒出一个更具开放活力青岛“卖全球”“买全球”“服务全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今年,青岛创造性落地中荷首个“前展后仓”项目,通过打造融合线上线下撮合、直播推介、海外仓展销一体化等贸易全流程的新型海外仓,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融合展会、直播、洽谈、签约、物流、配送等贸易全流程,直接服务中国出口企业,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对接。
具体来说,“前展后仓”就是在仓库内开辟专门的商品展示区,协助国内企业将产品样品运送到荷兰展仓基地,邀请欧洲本地采购商到现场选购,该仓库也是后续贸易的中转仓。同时,在中国也同步设立“前展后仓”展贸一体项目,服务对象为荷兰生产商、品牌商和出口商。此外,“前展后仓”还可帮助企业在亚马逊等全球知名电商平台开展营销,提供专业的全链条代运营服务。
荷兰海牙市商务局局长艾瑟克在该项目落地时视频致电表示,国际市场的繁荣离不开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荷兰企业一直关注中国市场与产品,通过“全球撮合家”平台,可以为双边经贸发展开启新的有益尝试。
已跑赢上半场的青岛,正在发力后半程。青岛外贸就像一艘远航的巨轮,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乘风破浪,驶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