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份额占全球贸易稳定在14.4%左右,其出口价格变动对全球商品价格波动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由于某些出口商品,尤其是原材料价格迫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而出现一定上涨,中国自今年8月1日起,适当提高铬铁、高纯生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40%和20%的出口税率。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还联合发布公告,自2021年8月1日起,取消23种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另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累计出口各种肥料1624万吨,同比增幅为36.1%;累计出口金额51.5亿美元,同比增幅为94.2%。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当天,中国稀土价格指数自进入7月以来已经从494点上涨了20%至570点,较历史低点(271点)上涨了1倍以上(110.33%)。
必须强调的是,大部分中国资源性出口商品的涨价幅度远低于全球大宗商品的上涨幅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全球通胀上涨压力的作用。受欧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无节制放水影响,全球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好在中国工厂出口商品涨价幅度远低于成本上涨的幅度,如南方某五金厂出口商透露,今年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约20%,可目前为止其五金出口价格只提高约8%。也就是说,中国工厂默默进行内部的制造成本消化,将高成本转嫁给西方买家的意愿并不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工厂转嫁出口商品高成本意愿不强是相对委婉的说法,核心还是转嫁能力不强的本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日前分析称,中国国内企业总体出口定价能力在疫情下半场有所减弱。
中国海关最新发布的月度进出口价格指数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出口价格指数平均为98.8,进口价格指数为103.1,贸易条件指数为96.1,即中国要用更多的出口才能换取等额的进口。中国贸易条件有重新恶化的趋势,其中4月份贸易条件指数为88.6,为2010年7月以来最低。需要指出的是,对外贸易指数中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以人民币计值。其中,出口价格指数为离岸价格(FOB,不含国际运费和保费),进口价格指数为到岸价格(CIF,包含国际运费和保费),故出口价格指数不能反映国际运费变动的影响。
而去年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进口价格指数下降,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去年(除去1月份数据)出口价格指数平均为101.8,进口价格指数为95.1,贸易条件指数为107.2,意味着中国可以用更少的出口换取等额的进口。
今年前4个月,中国出口数量对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104%,出口价格为负贡献4%。去年,此二者对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和66%。这些指数的变化契合了去年贸易条件改善、今年贸易条件恶化的实际情况。
美国进口价格指数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出口定价能力的变化。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初至今,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增长一直低于美国从全球的进口价格指数(不含食品和燃料)增长。去年全年,上述两者指数相减的负缺口平均为0.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2.5个百分点,表明今年差距更大。
综上所述,由于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制约,其他地区制造能力下降,中国部分出口商品增强了议价能力。但因中国国内需求恢复较慢,出口景气低于正常年份,国内企业出口竞争更加激烈,加之海外经济重新开放,中国国内复工复产的领先优势逐渐消退,总体上中国出口定价能力不足。管涛认为,短期内中国国内企业在自救的同时,还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对稳外贸的必要支持;中长期看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从以价取胜转向以质取胜,仍是中国从贸易大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的关键。
在全球疫情此起彼伏的困境下,中国有韧性的制造能力成就了出口商品价格的稳定,可以说,中国是为缓和全球商品价格过高上涨贡献了重要力量。(记者 路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