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 “公司踏上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离不开政府‘围着转’的鼎力扶持!”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中药分院院长魏聪日前坦言,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最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初创企业,到研发上市11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中药,在医药行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布局优势,得益于政府“源头活水”的滋润。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20%。
今年以来,河北省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攻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大做强企业创新主体、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1.0%;高端装备制造和信息智能产业分别增长18.3%和12.9%;新增省级研发平台259家。创新力量正在成为驱动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以岭药业的成长并非个例。“今年我省大力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从注重企业数量向培育质量型、实力型、领军型科技企业转变。”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8.7万家。”
河北省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壮大高质量发展力量。开展常态化高新技术企业线上培训,积极对接技术、知识产权等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跟踪管理、指导和服务。编制《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实施方案》,结合河北实际,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领军型平台企业、打造领军企业聚集区等方面制定出台具体的重点任务,提升创新能力。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今年已向基层派驻国家“三区科技人才”、省级工业和农业领域科技特派员2752名,培育乡镇科技特派员1049名,全省科技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
“随着一系列举措综合发力,我省创新主体发展加速驶入快车道。”在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些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小巨人”“潜力股”,已成为全省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今年以来,河北省针对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领域长期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统筹优势创新资源,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
——链条布局解“痛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认真梳理全省12大主导产业、18个产业链科技创新,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氢能等优势产业领域,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省地整合力量和资源,积极推进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体,引导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8月9日,唐山威豪镁粉有限公司内,一个个3D打印产品正在从科研人员的论文中“走出来”,变成现实产品。依托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河北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该公司在增材制造领域今年年产值预计可达两千万元。“学校老师不用花费精力到处找科研课题,企业与我们联合研发减少了前期技术积累和投入。”河北科技大学科学院院长王军说,目前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授权发明专利22项,这些成果将直接服务于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高端医疗等产业创新需求。
——集中力量攻“难点”。在省级科技计划中推进实施“揭榜挂帅”等项目组织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重点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
今年3月,省科技厅面向全国发布了4项技术榜单,集中攻克农业产业领域的难点问题,专项经费每项最高300万元。“省科技厅已联合高层次专家组建专家委员会,对揭榜申请材料开展了评审论证,确定了有研发实力和实操经验的意向单位为项目揭榜人,启动实施了项目支持工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平台载体是培养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今年以来,河北省着力推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积极探索“一院多制”体制,推行“双表评估、助投联动”项目生成、“价值导向”机构考核、“以用定价”人才评价、“合作共赢”开放创新机制、“先行先试”创新政策跟进五大机制。此外,为激发出更多好课题、“金点子”走向市场,河北省还加快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推动项目、技术、人才对接,为转化成果架桥铺路。
上半年,展交中心成功对接45个专家团队,其中23家企业与专家团队达成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已累计促成对接意向或签约207个。河北工业大学与枣强县广运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的“超耐高温复合储氢罐”项目、河北科技大学与河北路克希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新型饲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生产技术开发”项目、省农林科学院与河北鲜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雨养谷子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等实现落地生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和最大潜力,突出机制、人才两个关键,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集中力量做好创新驱动这篇大文章,努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河北力量。”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王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