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发展的“活水”,金融资源倾斜的区域往往受益于经济发展自带的资金“虹吸效应”,而吸引更多金融资源的流入又会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动能,形成强者越强的正向循环。
伴随着经济增长区域分化的加大,各地区信用增长近年来同样呈现分化加大的态势,投资界一句“南宋版图”的调侃反映出资本对不同地区的“嫌贫爱富”,但任由分化趋势的加深无疑会加深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区域间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8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提“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实施好信贷增长缓慢省份再贷款政策”,足见官方对这一问题的日益重视。
今年以来,央行对10个信贷增长缓慢省份增加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引导10个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区域内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再贷款发放进度达到80%。从最新公布的上半年地区社会融资增量数据看,个别省份在社融增量同比减少的情况下,仍实现人民币贷款的同比多增,反映出央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个别经济困难省份信贷支持的直接效果;不过,上半年部分地区金融资源进一步流失的趋势依然明显,促进金融资源分配的区域平衡仍任重道远。
部分地区信贷形势改善
当前,部分地区经济下行与金融问题相互交织,经济金融循环不畅,信贷增长较为缓慢,进一步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区域融资分化既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有经济结构的不同;既有中长期的因素,也可能受短期事件扰动;既有经济发展在客观上的差异,也有资金供给主体主观上的问题。比如,个别能源大省的经济总量排名并不低,但由于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且相关行业受到政策限制,使其不容易获得信贷资源。个别地方的融资主要受偶发性事件影响,使其市场化融资能力快速下降。还有些地区信用风险实际不大,但受人为主观判断偏差影响,资金供给主体不倾向于向相应地区提供融资。
为畅通困难经济省份的经济金融循环联动,今年3月,央行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并表示,“在管控好风险的同时,优化内部考核和激励措施,因地制宜增加经济困难省份信贷投放,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央行推出的举措具体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发挥主要银行“头雁”作用的带动效应。要求三家政策性银行2021年对相关地区新增贷款占本行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不低于2020年,并力争有所提升;发挥全国性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信贷支持“排头兵”作用。二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引导作用,对相关地区新增2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管控风险前提下,加大对区域内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截至6月末,相关再贷款已发放1600亿元。
《报告》指出,从成效看,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形势明显改善,2021年上半年相关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实现同比多增,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也在提升。
数据也能反映上述成效。最新公布的上半年地区社会融资增量数据显示,相比于社融增量的放缓,上半年区域信贷投放呈现积极态势,央行披露的31个省份中,有18个省份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实现多增。
其中,辽宁、内蒙古等省份在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的带动下,社融增量亦实现少有的同比多增。
金融资源
“南下”趋势仍显著
尽管“因地制宜增加经济困难省份信贷投放”初显成效,但区域融资环境分化依然明显,显示出金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任重道远。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显示,央行披露的上半年31个省份社融增量统计中,社融增量同比下降的前10大省份中有7个省份来自北方地区,其中,青海、宁夏、陕西、甘肃、天津的降幅都在45%以上。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今年上半年,各地区信用增长呈现分化加大态势,金融资源有进一步“南下”趋势,北方地区融资体系面临较大压力。据其测算,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四省的社融增量达到万亿规模,较年初增幅在8%~10%左右,占全国上半年社融总增量的45.6%,反映出金融资源进一步向优质区域集中。
“相比之下,辽宁、宁夏、青海、西藏、海南五省份的上半年社融增量仅为百亿规模,且较年初增幅偏低,在1%~4%左右,表外融资明显萎缩,反映出在区域经济分化加大的背景下,直接融资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融资供给端主动收缩强度较大。”王一峰称。
有从事债券承销的投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反映,债券融资市场的投资偏好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化。一些机构的风控策略对个别地区有着严格的投资准入限制,造成一些经济困难地区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城投类债券)发行困难;相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高等级债券因被市场集中追捧,也会造成交易拥挤,债券利差一压再压。
仅靠信贷政策
“挑大梁”并不够
区域信用增长的明显分化,凸显出加大货币政策定向引导力度的重要性,这将是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所能发挥的效力。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就认为,近段时间以来,货币政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论述明显增加。由于我国经济恢复不均衡,因此在总量稳健适度的基调下,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支持仍是重点。预计针对信贷增长缓慢省份的再贷款政策将成为今后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为区域协调发展助力。
王一峰则预计,后续监管部门将会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放松狭义信贷额度等措施,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银行继续发挥“头雁效应”,再贷款额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推动信贷投放的区域再平衡,以稳定北方地区融资体系。
不过,也有不少分析指出,单靠信贷政策推动区域融资环境再平衡“势单力薄”,下一步应加大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张旭表示,银行信贷是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主要渠道,因此依靠信贷来缩小地区间社融分化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缩小地区之间的分化需要发挥不同融资渠道的合力,在具体措施上,可在市场化原则下,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担保增信等方式,对相关地区的信用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依赖市场化力量很难扭转金融资源分化局面,需要强化政策支持。下一步,一是可采取切实有效的支持政策和帮扶举措,如建立全国性金融机构对口支援机制,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内生的金融服务能力。二是财政货币政策加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持,对在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财政给予贴息和奖补;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定向支持。
此外,董希淼强调,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法人中小银行的政策支持尤为重要。政策性银行可深化与地方中小银行的合作机制,如提供批发资金转贷的方式,补充中小银行的资金来源。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拓宽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化解渠道,进一步防范和化解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风险,保持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经济欠发达地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