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何以高增长

黄 鑫    2021-08-05 15:11:00    经济日报

今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高于全部投资6.6个百分点,表明市场投资信心不断增强。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9.7%,更是一马当先。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为何能高速增长?意味着什么?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状况如何?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与制造业整体拉开差距

受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因素拉动,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远高于整体制造业平均水平。

从细分行业看,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7.5%、34.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6.3%、18.7%;平均增速均领先于制造业超15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平均速度与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在不断拉开差距。这说明经过持续努力和投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济结构优化、创新动力的培育进入了收获期和稳定发展期,高技术制造业已成为引领中国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为何能高速增长?

一方面,及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了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我国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爆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拉动了相关投资。

另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代表着优质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本身具有对资本的吸引力。与传统产业投资相比,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往往能获得较高回报。

“资本市场对高技术制造业板块追捧积极,疫苗、芯片、新能源电力、新能源汽车的投融资火爆,成为资本市场上行的中坚力量,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总体是成功的,市场认同中国机遇中最为活跃的高技术制造业机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

为,通过推进资本市场注册制,未来高技术制造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将更加简便,资本市场对高技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还将加大。

 

创新力牵引力增强

投资新动能不断壮大,产业新动能增势也很强劲。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了增加值、产量、利润等方面的全面快速增长,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成长力。

看速度,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3.2%,平均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高出2019年同期4.2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和平均增速都领先制造业超过5个百分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说。

看产量,受国产替代、投资拉动、需求升级等各方面因素刺激,上半年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电子计算机整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均高达40%以上,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更是高达69.8%。

看利润,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也很抢眼,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36.2%,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15.6个百分点;平均增速领先制造业13.4个百分点。

看趋势,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5%,继续扩张,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今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高于制造业,领先制造业的幅度扩大到4.6个百分点。

从细分行业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医药制造等领跑态势明显。其中,新能源汽车主要受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国家一系列培育政策影响,不管是产量还是销量都刷新了同期历史纪录;工业机器人发展主要受益于3C、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旺盛需求,以及疫情使企业“机器换人”决心更坚定;医药制造业则是受全球疫情的推动,新冠疫苗、检验检测物资以及关联医药生产设备的生产都受到极大刺激和拉动,上半年医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高达88.8%。

“纵观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有三个亮点。”众诚智库副总裁张晓娜说,一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齐头并进,商业落地进程提速。二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重要趋势,不断引领工业企业实现产品、价值链和业务模式的创新。三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工厂发展趋势明显。

 

“卡脖子”问题仍待突破

高技术制造业强劲增长非一日之功。相关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引导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技术的不断成熟进步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撑,加之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刺激,尤其是当前基于对严峻疫情的防控需求,加速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的市场应用,催化了这些领域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消费升级趋势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在疫情中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抗打击能力,持续引领经济稳步复苏。”刘文强说。

稳制造业,就要稳制造业投资。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为制造业投资增长提供了稳定支撑,高技术制造业强劲增长也为制造业整体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也要看到,尽管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投资、效益增速都遥遥领先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但规模体量仍然偏小,还有较大发展提升空间。

一些“卡脖子”问题仍待突破。“要从源头解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技术束缚,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张晓娜说。

一些短板仍待补齐。刘文强表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夯实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能力。

一系列支撑政策仍待加强。刘文强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显著提高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增强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基础创新能力。

对外开放仍要步伐坚定,继续深化。“海外需求是高技术制造业的重要支撑,中国依然需要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解决技术上的现实问题,通过自贸区不断探索新的体制机制。”盘和林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南新型加工贸易加速崛起中
下一篇:共同富裕先要共同奋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