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日前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与此同时,广州市上半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7%,实现良好开局。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表示,“十四五”时期,广州将投资超2.6万亿元,打造创新之城、实力之城、枢纽之城、机遇之城、智慧之城、品质之城,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朝着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阔步迈进;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
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力大大增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广州上半年经济运行在稳中向好中呈现‘固稳、提质’特点,而且经济增长超过1/3的动力来源于新动能。”广州市统计局副局长冯俊介绍。
工业的突出表现和服务业的平稳发展,让广州实现了经济增长加速跑。其中,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展现了强引擎的作用。在这个强引擎当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展现出重要引领作用,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广州市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五大未来产业。
上半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082.84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1.2%,比202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33.9%。
屏类电子产品需求旺盛,新型显示企业产能加快释放,全球近半数OLED电视面板源自乐金显示广州工厂。在检测试剂需求大增带动下,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21%,增速比规上工业总产值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
作为千年商都、开放前沿,广州的服务业发展也表现喜人。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8%。信息服务业方面,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
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近六成
今年上半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95.24亿元,同比增长26.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海洲坦言,通过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并大力实施靶向精准招商,全市已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接续机制。
重点项目是关乎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压舱石。全市154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2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近六成。先进制造业方面,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投资分别增长68.3%、31.9%、20.3%。其中,布局在先进制造业的民间投资更是大幅增长101.5%。
此外,广州经济脉动与市场主体活力也息息相关。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6万多户,同比增长六成。
据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旭介绍,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3.5万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将达3.4%左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营商环境改革迈进4.0时代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增长、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受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名创优品国际总部今年启动迁址海珠琶洲。
5月10日,《广州市用绣花功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发布,启动营商环境4.0改革,重点靶向“三减一优”。
减环节。通过推行信任审批、加强政企数据共享、推广电子证照应用等方式,全面推动开办企业一表申报,建筑许可一站式办理,获得电力“四零(零申请、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不动产登记与电水气报装等民生服务一窗申请、并联办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
减时间。通过掌上办、随时办,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从“可网办”到“全网办”转变。同时,对于线下服务窗口,采取部署自助终端设备、优化智能导办、推广邮寄服务等举措。
减成本。供电企业优化服务,降低企业接电用能成本;海关实施两段准入、远程监管,降低进出口企业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法院完善预重整操作规则,降低破产企业重整成本;金融机构应用信易贷平台开发信用产品,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优服务。全面优化涉企服务,充分发挥法治联合体和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建议意见直通车制度,对企业诉求接诉即办;与此同时,新增入学、就业、退休等10件市民“一件事”专题服务,推出婚育、社保、养老等不少于300项省内通办事项,让广大市民群众享受更多优质服务。
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表示,广州这次营商环境改革主要是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切,同时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着力破解数据共享不充分、部门协同不到位、对标改革不彻底等。接下来,广州将围绕实施“尚品”“提质”“强能”“美誉”四大工程,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