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持续增长

熊 丽    2021-07-27 16:23:56    经济日报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7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上年增长35.3%,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网络经济指数增长最快,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最大。

据了解,为动态监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定基指数方法测算了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并修订了2015年至2019年历史指数数据。

根据最新指标体系进行的测算结果显示,2015年至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19.6、146.9、191.2、257.9、325.5和440.3,分别比上年增长19.6%、22.8%、30.2%、34.9%、26.2%和35.3%。“结果表明,2020年,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逆势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闾海琪表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G基建加快布局,物联网建设深入推进,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市场供给改善优化,有力支撑网络经济快速增长。据测算,2020年,网络经济指数达1323.6,比上年大幅增长54.8%。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3.49亿户,比上年增长2.3%;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656亿GB,分别是2019年和2014年的1.36倍和80.3倍;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8亿户,比上年增长7.6%。

在线办公、远程问诊、无接触配送等业务广泛开展,线下企业纷纷“触网”开拓线上业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保持快速发展,并拉动网络消费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达到37.2万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9%。

“适应疫情防控要求下出现的消费新需求,线上消费快速发展。2020年,全国网购替代率为81.0%,在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0.4个百分点。”闾海琪表示。

市场活力不断激发,经济发展韧性持续增强。据测算,2020年,经济活力指数为324.1,比上年增长17.4%。从主要构成指标看,2020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为2502万户,比2019年净增124.6万户,增长5.2%;日均新登记企业2.2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4亿户,折射出经济复苏良好势头。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创新驱动指数为239.1,比上年增长18.1%,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6.4%。知识能力指数为163.7,比上年增长10.0%,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2.6%,高学历、高技能人口比例逐年稳步提升。

闾海琪表示,2020年,我国积极应对疫情挑战,加强工作统筹调度,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成长壮大。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呈现集群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态势,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

据测算,2020年,转型升级指数为150.7,增长3.6%。从主要构成指标来看,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1.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6.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94%,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四上”企业占比为11.07%,比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2020年,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3%,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税收大数据折射经济稳中向好
下一篇:楼市调控绝不能喘口气歇歇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